嘿嘿嘿.......单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
  但是说实话,写《大宋》的时候,苍山是真下了工夫的。
  《宋史》《辽史》《资治通鉴》《周礼》《仪扎》《礼记》《孝经》《左传》《食货志》《北宋地图》。
  只要能和仁宗时期沾上边儿的,对古代社会构成有用的资料,开书之前我就扒了两三遍。
  你们看见的《大宋》里,开封城一条街一个胡同儿,哪家酒店在哪儿都是考据过的。
  历史人物,虽说不是我写的那样,但大体方向绝对没错儿!
  可是到《熬汤》.....
  不怕你们骂娘,老子除了食货志必看,唐代地图必有。
  其它的,什么新旧唐书,资治通鉴这个那个的,一个字都没翻过。
  敷衍吗?没当回事儿?
  真不是,因为你正史看的越多,越细,你就会发现,这玩意没用!
  特别是武则天这段历史,简直还不如小说来的真实呢。
  小说还有一些杠精逼着你得合理,那特么历史....
  只能送他两个字——呵呵。
  对于正史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以前可能还觉得这东西枯燥是枯燥了点,还能让你了解历史,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可是看多了之后,在结合其它的资料一对比,你就发现,这玩意连“了解历史”都有待商榷。
  真的是有待商榷,你得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才行。
  说白了,《三国志》《史记》还可以看看,相对客观,也算得上是文学。
  可是,自从官方修史开始之后....
  你细琢磨吧。
  史书这东西,它是干什么的?
  让后人了解历史的?
  扯淡!
  它压根也不是为了让后人“了解”而修了啊??
  它就是个教化工具,是为了让后人听话而修的。
  而且,针对的人群也不是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那是给统治者、给统治者手底下那些掌权者看的,它的思维模式和最终目的跟咱们学习历史的初衷差的太远了。
  怎么说呢?
  打个比方,就好比川普,这肯定是个聪明人没错。他高喊着让米国再次强大,米国优先,干出的事儿,貌似...也是为了这个目标。
  那假如过了几百年,米国历史肯定把他这个核心思想记录下来了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