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嗣源继位后封封次子李从荣为秦王,并任命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李从荣当时已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掌管京师政务,又握有兵权,能与宰相分庭抗礼,种种迹象皆表明李嗣源有以其为继承人的打算。】
  【但当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李从荣为皇太子时,李嗣源却很不高兴的道:“群臣请立太子,看来我应当回河东养老了。”最终,李从荣只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未能成为储君。】
  刘邦:“都六十六岁了,不准备个继承人,他在想什么!”
  刘彻:“李嗣源难道想活一百岁不成!”
  李世民想起了曾经的经历:“既不想立太子,为何要给他那么多的权利!”
  【李嗣源给了李从荣太子的权利,却不肯给他名正言顺的名头,岂不是注定成为下一任太子的眼中钉!对此,李从荣极为不安。】
  【当李嗣源突患疾病之时,变起仓猝,祸生肘腋,身膺天下大元帅、守尚书令兼侍中的次子秦王李从荣,妄图夺取帝位,率兵攻打宫门,列兵于天津桥!】
  贞观年间的君臣都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渊冷笑,“又是秦王,又是次子,又是天下大元帅,尚书令!”
  重复的要素也太多了,李嗣源就不担心吗!
  李渊无比希望李从荣能成功,这样就有人陪他一起承受后世的白眼了。
  只有李嗣源怒火中烧,被儿子背叛的愤怒,与马失前蹄的懊恼让他五内俱焚,恨不得立刻杀了这个不孝子!
  【兵变太过仓促,禁卫亲军奋勇抵御并杀死了李从荣,但李嗣源还是因为惊惧过度,悔恨愧疚,仅仅六天就去世了。】
  【在临死前,他召回了三子李从厚,李从厚在父亲的灵前继位,是为唐闵帝。】
  李嗣源一惊:“闵,可不是什么好字啊!”
  他的长子早逝,只有四个儿子活了下来,次子谋逆,不提也罢。幼子年纪尚小,无法理政,只有菩萨奴(李从厚)自幼聪慧,业已及冠,定能守住家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