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嗣源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李从厚相貌酷似李嗣源,因此自幼便很得父亲的宠爱,他与李从荣一母同胞,同为嫡子,身份相当。在父亲的偏爱下,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天雄节度使等职,加授中书令,还被封为宋王。】
  【公元933年,李从厚继位,他一心向唐太宗学习,将《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烂熟于心。但他有心励精图治,却不懂治国之道,处事优柔寡断,且无识人之明。】
  李嗣源终于意识到被他忽略的事:他从未教过儿子如何做一个君主!
  【宰相朱弘昭、冯赟自恃有拥立之功,专擅朝政,将李从厚的亲信都排挤出朝廷,又将禁军指挥使外调为节度使,借机掌控了禁军兵权,整个京城与皇宫的都在他们股掌之间!李从厚虽然不高兴,却也无可奈何。】
  【此时,唯一能对宰相的权威构成威胁的就是两位手握重兵的大将,一个是李嗣源的养子,凤翔节度使李从珂,一个是李嗣源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李从珂本姓王,出身镇州平山民家,自幼丧父,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李嗣源率军攻取平山,俘虏魏氏母子,并将魏氏纳为妾室。此时,魏氏之子年已十岁,被李嗣源收为养子,取名为李从珂。】
  【李从珂身长七尺有余,端谨稳重,沉默寡言,而且相貌雄伟,勇猛刚毅,深受李嗣源的喜爱。他随李嗣源南征北讨,以骁勇敢战著称,颇得晋王李存勖的称赞。】
  李存勖冷笑:“若是义兄你的皇位也被养子夺走,那才叫因果报应呢!”
  李存勖不知道的是,他们两个人的结局也差不多呢。
  【在后唐灭后梁之战中,李从珂跟着父亲李嗣源屡立战功,李存勖曾称赞道,能恢复唐朝天下,都是这两父子的功劳!】
  【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也是战功卓著,深得军心。二人的官位、声望皆在朱弘昭、冯赟之上,因而深受忌惮。】
  评论区
  “这两个宰相想要削藩,却在动手之前,小动作不断,先把李从珂的长子调离京城,又将他的女儿软禁在后宫。李从珂立刻意识到,朝廷对他有忌惮之心。”
  “此时需要
  齐泰:……
  黄子澄:……
  朱允炆看他们的目光都有些不对了。
  【应顺元年(934年)二月,为削弱藩镇实力,李从厚听从朱弘昭、冯赟的建议,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进行易地调动。】
  【李从珂被调离凤翔,改镇河东。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往镇州,担任成德节度使;成德节度使范延光调往魏州,担任天雄节度使。】
  【李从厚本想借此削弱四镇实力,分离军权,却引起各节度使的极度不满。李从珂在部将的鼓动下,趁机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
  评论区
  “瞬间想起另一个削藩不成反被清君侧的皇帝。”
  “朱允炆:……”
  朱元璋:“削藩?”
  他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一个线头,很快就能抽丝剥茧,找到四子继位的真相了!
  朱棣:“真是蠢货!并不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就是真正的皇帝。”
  朱高煦在心中暗想:若是让他来做,定能以武力镇压所有藩镇!
  朱高煦的野心毫不遮掩,朱棣对这个儿子越发失望,如此没有城府的样子,只会被群臣耍的团团转,就像天幕上的李从厚一样。
  【李从珂自凤翔出发,起兵反叛。朝廷派遣的军马也很快汇集到凤翔城下,大举攻城。凤翔城低河浅,守备力量薄弱,东西关城接连失守,城中将卒死伤严重,朝廷军队占据极大的优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