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安重诲夫妻是被士卒的铁挝击杀的。”
  ……
  【在李嗣源的镇压下,从唐朝到五代桀骜不驯的魏博骄兵被基本铲除,北方得到了暂时的稳定。】
  【李嗣源剥夺了节度使的人事权,将各军镇官吏任命的权利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李世民:
  一个半路上位的皇帝都比你做得好。
  【在经济上,他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减轻民众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价,准许百姓自造酒曲,将原本官营的酒、铁放归民间,允许百姓自由铸造铁质农具,减轻铁税。】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李嗣源在位期间“天下屡稔,朝廷无事”,中原经济逐渐复苏。】
  评论区
  “当时的官宦世家都有一定土地可以免除税赋,很多富农就将自家的田地挂靠在他们的名下,逃避税收。地方官员为征够赋税,便将这部分平摊到普通百姓身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李嗣源将征收税赋的权利收归中央,不许地方插手,避免了地方官吏与豪强勾结,官官相隐。”
  ……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时期少有的开明之君,他在位时间比较长,有效的保证了国家稳定,政治清明,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汉武帝刘彻:“六十岁登基,在位时间还比较长,他到底活了多少岁?”
  卫青:“陛下,李存勖只做了四年皇帝,超过四年就算长了。”
  刘彻:……
  【李嗣源革除弊政,诛除宦官,任用士人;撤销不少冗余机关,建立三司等财政机关;废除苛敛,均减田税,允许民间自铸农器,并提倡节俭,兴修水利,关心百姓疾苦;加强中央军力,建立侍卫亲军以压制藩镇!】
  第396章 五代十国
  刘恒:“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是谓小康。(《礼记》)”
  刘彻与祖父思想同频了:“李嗣源这算什么小康!”
  【李嗣源在位晚年也犯了很多长寿皇帝的错,人老糊涂刻薄疑忌,随意诛戮大臣,尤其是连续诛杀宰相任圜和枢密使安重诲,使得君臣离心,父子猜忌,国家元气大伤!】
  【李嗣源想要解决夏州定难军,结果遭到定难留后(代理节度使)李彝超的抵制。他调兵攻打夏州,却久攻不下,只得妥协,拜李彝超为定难节度使。】
  评论区
  “这就是西夏的前身——定难军。”
  赵匡胤皱眉:“西夏又是什么?难道李氏胆敢反叛!”
  【朝廷久不用兵,一朝出兵却又无功而返,以至于军中流言四起。李嗣源下令赏赐士卒,以厚禄换取忠心,却没有找个正当的理由。】
  【士卒从此更加骄纵,他们掌握了一个发家致富的捷径。此后,只要士卒不满,皇帝便学李嗣源以金银贿赂,后唐的灭亡与此不无关系!】
  李嗣源不敢置信:这也能埋下隐患!
  【这一年是公元933年,李嗣源已经六十六岁了。】
  【年近古稀的皇帝必须要为自己的国家选定继承人,而早在魏都兵变之前,李嗣源的长子李从璟就被李存勖当做人质留在洛阳,魏都兵变后,李从璟被元行钦杀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