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4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说的。”
  张斐哼道:“这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得写封信去讽刺他一下。”
  许芷倩当即吓到了,道:“你那文笔,还是免了吧。”
  “不是有你在么。”张斐道:“你帮我想想看,什么诗句文章,亦或者礼物,可用来隐喻便秘的。马桶?这表达可能不清楚,要不上面再盖个盖子?”
  “????”
  确实如张斐所言那般,他不是第一回 这么干,司马光也就是愤怒,但也不会因此将张斐弃之不用,在张斐出发之前,他是非常担心的,张斐能够这么快站稳脚跟,他也知道很不容易。
  关键公检法要没有权威,也遏制不住新法,而且青苗法是肯定会通过的。
  但司马光也不想装作蒙在鼓里,这必须得讽刺张斐几句。
  而此时,司马光也没有心思再想张斐,这元绛的奏章刚刚被批准,那王韶、郭逵的奏章,又是马不停蹄,接踵而至。
  军政这种事,若想变动,必然是属于朝廷的最高决策。
  而且这回王韶要动的可是祖宗之法,也就是那更戍法。
  这可以说是北宋军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此一时,彼一时。”
  这回王安石可没有让吕惠卿出来打头阵,当司马光表达完自己忧虑之后,他是当机立断站出来,“更戍法成于建国之初,那时当以国内安定为先,革除前朝弊病,故而推行更戍法,但如今国内已经安定下来,且最大的威胁,源于外敌。
  而更戍法使我军战斗力锐减,内耗极大,实在是不适用于当前的局势,朝廷应该及时做出调整。
  而若想革除冗兵之祸,就必须裁军,但贸然裁军又有可能被敌军趁虚而入,这就必须要提升我军战斗力,那么就必须改变更戍法,否则的话,我军战斗力是无法得到提升,裁军自也无从谈起。
  此中弊端,王经略的奏章,说得已经是非常清楚。”
  这回面对王安石的强势,文彦博、富弼他们都未吭声。
  这真的是事实。
  更戍法完全是对内的,但是如今边境战事连连,两面受敌,又由于战斗力堪忧,从而又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行政,甚至百姓的生计。
  可谓是万恶之源。
  赵顼点点头,问道:“不知卿有何法,来革除此弊?”
  王安石立刻道:“首先,缩减我军编制,将之前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一来,可使将知其兵,兵知其将。二来,亦可在军营并入的过程中,淘汰那些弱者。
  其次,每将可设正、副二职,挑选经验丰富的将领专门训练士兵,其所属州县且不能干预军政。
  最后,应以礼义奖养,而不应使其不乐。故应废除刺青制,给与士兵更多尊重,确保军饷奖赏足额且及时发放。”
  他侃侃而道,显然是早就想好的,这倒是跟张斐没有什么关系,张斐对于裁军是一窍不通。
  这本就是王安石变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法,也就是将兵法。原本这前后还会接着保甲法和保马法,是一整套的强兵策略,但如今警署与保甲法、保马法矛盾,故此他决定暂时先不说,且看看警署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
  司马光质疑道:“如此一来,又如何防止地方将领专权?”
  王安石急切道:“哪有那么容易专权?唐朝节度使能够割据一方,那是因为他们手握财政、军政、行政三大权。
  而我们只是将军政归还给将军,行政不能干预军政,但是军政亦不能干预行政,同时财政还是在三司手中,若能给足军饷,士兵怎么可能会随那些将军谋逆,你们可莫要忘记,根据元学士的改革计划,士兵家属都是到提举常平司领取军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