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节流都未完成,就直接去开源,属于本末倒置。
  而苏辙一封信,真是深合其意。
  关键一点,裁军是三冗中阻力最小的。
  司马光又是忧心忡忡道:“话虽如此,但若是追根溯源,还是在于土地兼并,且工商亦不能治,以至于百姓无从寻觅生计,故而只能入伍求生。
  若是裁军,只怕他们无处求生,聚集为贼,祸乱天下,得不偿失。
  此外,此案还是生于官府与公检法搏斗,更会有人从中作祟,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其实也赞成裁军的,但是他考虑的又很多,关键他脑子还很好使,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当兵,就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工商规模又养不起这么多人。
  要治冗兵之病,且先要治土地兼并。
  如果朝廷没有足够的土地,裁掉士兵如何安置?
  这么多人突然没了生计,后果也是很可怕的。
  司马光在裁军这个问题上,是非常纠结的存在,可以理解为,他主张裁军,但反对这么做。
  富弼抚须道:“若是执行得当,倒也不会引发太严重的后果。目前我朝规定六十一才可退伍,若降低到五十岁,由此可裁掉一部分人。
  另外,其实不少人心里并不愿意当兵,可由这些自由选择去留,便可再裁掉部分人。
  而这两部分,都不会引发动乱。基于这一点,然后再裁掉部分在营里混吃混喝的士兵,便可将风险降到最低。”
  “富公言之有理!”
  文彦博点点头,又向司马光道:“君实,关键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上回绥州一案的官司,令朝中不少官员感到不满,且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官家是有意纵容皇庭,其目的则是要发动战争。
  如果此时我们提出裁军,必然是能够获得不少人的支持,也能够重新凝聚人心。”
  司马光神色稍显动容,旋即又道:“但是这其中还涉及到公检法与地方官府之争,只怕。”
  文彦博都急了,道:“君实啊!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若不这么做,那检察院怎么办?”
  富弼赶紧趁热打铁道:“子由在信上写得非常清楚,此事皆由检察院而起,与皇庭、警署无关,若有责任,也是他们检察院一力承担。
  而朝中反对公检法的,多半是反对皇庭,检察院本是为监督皇庭而设,如果丢了检察院,皇庭将会一家独大,此乃他们更不想见到的,咱们也可以就此去说服他们。”
  司马光顿时哑口无言。
  是啊!
  他还得考虑检察院。
  事情闹到这一步,退都不好退。
  在富弼和文彦博的劝说下,司马光终于还是被他们给说服了。
  事已至此,他并无太多选择余地。
  如果朝廷没有作为,检察院也只能向皇庭提起诉讼,到时朝廷补不补,补是肯定没钱补,那该怎么办?
  还是一个死局啊!
  三人一番合计后,司马光便将苏辙的奏章上呈皇帝,并且表示支持苏辙的建议,也就是支持裁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