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这晏家自晏殊去世后,就一蹶不振,但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范理可都没有为这种家庭打过官司,而邱征文乃是他们律师所资历最低的。
  张斐不搭理范理,向邱征文道:“征文,你有没有信心?”
  邱征文一听是晏家,这……
  哪来的信心啊。
  张斐又道:“如果你没有信心,我就换人去。”
  三哥任地信我,我可不能让三哥失望啊!邱征文一咬牙道:“我有。”
  “那就行了。”
  张斐又将那判决书,递给邱征文,“你就跟着这份判决书写一张状纸,但是不要递省府,递左右厢公就行。”
  他口中的左右厢公,全名为勾当左右厢公事,可以理解为开封府的社区法院,一般就只是处理轻微的民事、刑事诉讼案。
  杖刑超过六十,就得去别的院。
  邱征文木讷地点点头。
  张斐又问道:“有没有问题?”
  “照……照着这判决书写就行了吗?”邱征文问道。
  张斐点点头,“给你一晚,够不够。”
  “够够够!”
  邱征文连连点头。
  如果是跟着判决书写,等于就是开卷考试,哪需要一晚,一个时辰就够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引例破律
  交代完此事之后,张斐便与许芷倩回家去了,至于那什么庆功宴,那些耳笔自己去吃,他负责买单就行了。
  对于张斐而言,现在可还不是庆功的时候。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许遵商量。
  “引例破律?”
  许遵也是微微一惊。
  张斐之前一直提到要借此案立法,当时他也很好奇,你耳笔之人怎么立法。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张斐竟然是在打引例破律的主意。
  “是的。”张斐点点头道:“不知恩公怎么看?”
  许遵捋了捋胡须,思索半响,道:“其实关于引例破律,自古有之,如秦之“廷行事”,汉之“决事比”,皆是运用例来辅助判决,此虽有便宜之利,但也藏有祸乱之源啊。
  如那汉朝后期,就有不少女干吏巧用例文断案,舞文弄法,欺上瞒下,贪污受贿,或罪轻而引用重例,或罪重而引用轻例,或有例而不引,无例而强引,使得当时整个法制崩坏,故例在唐朝曾一度被废,我朝虽有,但也慎用,一般是用赦令。”
  言下之意,就还是不太赞成引例破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