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敌人永远不会消亡,危机永远存在,杨峥不求大秦千秋万代,不求永远和平,只求这片土地上的人永远不失去斗志,哪怕历史的长河再黑暗,也能鼓起勇气继往开来。
  “陛下文治武功,远超前代君主,可效秦皇汉武,泰山封禅。”卫瓘拱手道。
  “此事以后再论吧。”杨峥没这个心思。
  一场封禅劳民伤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真正的丰碑在人心中,在史书之上。
  第八百七十六章 律法
  杜预的封赏诏令送出,他的奏章也跟着回来了。
  “臣本戴罪之身,惶惶不可终日,幸遇陛下,方有今日,此生青史留名,再无憾事,陛下如此臣下,臣铭感五内,只是多年战事,焦心积虑,体弱多病,早已不堪重任……”
  不出意外,杜预把所有封赏全部推辞了,只求回乡静养,读书著述,颐养天年。
  与他一同请辞的还有羊祜,理由也差不多。
  羊祜在司马懿时代便多次推辞过朝廷的征辟,最后实在躲不过去了,才不得不出山。
  他们的心思杨峥心知肚明。
  杜预是担心树大招风,而羊祜对官职并不是很看重。
  不过,现在大秦百废待兴,还不是功臣身退的时候。
  汉魏以来的律法早已被士族豪强腐蚀的千疮百孔,早就成了一纸空文。
  而大秦的律法,未必适应中原和江东。
  律法是治国之本。
  没有律法,国事就会渐渐沦为人治。
  杨峥觉得华夏几千年的沉疾就在人治二字上,人也是最容易被动摇的……
  “卿以为朕乃勾践乎?天下虽一统,然国中穷弊,前朝积弊甚多,正需卿等与朕缪力同心……”
  接连写了三封信,才让杜预心意回转。
  其实这也是司马家的遗毒之一,君臣之间的窗户纸被捅破了,就算杨峥心胸坦荡,杜预也是心有戚戚。
  杜预今年也才四十七八,年富力强,正是为天下苍生出力之时。
  杨峥怎么可能让他致仕?
  否则文武百官怎么看自己?
  信任是一步一步建立的,还好杜预也不是迂腐之人。
  这么多年的相处,与杨峥的关系非同寻常,君臣相知。
  至于羊祜,有几分试探的意思。
  羊家家大业大,迁到大兴,需要一个靠山,羊祜退了,羊家也就没落了。
  说实话,羊氏的其他人杨峥根本看不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