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17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甚至,他们石涧的溪水如此清冽甘甜,水流量大到需要造桥才能过溪流,地下水源丰沛。
  就像后世的一句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她对江国泰说:“等茶叶的名气打出去,阿叔还可以在本地建个茶类饮料的工厂,既可以带动本地经济税收,又可以创造就业岗位,阿叔比招商过来的外来者更有优势的一点是,于内,阿叔是本地人,家族人口庞大,于外……”
  她看了江镇长一眼,她没有说话,可在坐的几个人,全都明白了江柠的意思。
  政府内部,还有江镇长,不怕被当地一些人盘剥。
  一旦家乡经济真如江柠说的这样发展起来,江镇长下一步,就是去县里,甚至升至县委也说不定。
  而这些年,江镇长背后也不是没人的。
  第168章 168
  都说穷山恶水多刁民, 这话形容的一点没错,因为穷,地方随便芝麻大小的官, 就敢盘剥。
  如果是本地人还好, 基本上全都沾亲带故的,若是外地人到本地办厂, 上面领导也是个贪婪的话,那就完了,一层又一层的盘剥,没完没了,人家本来是看此地的地便宜, 图这边的政策,是想过来挣钱, 顺便带动下地方经济的,可最后, 政府引进来一个又一个厂子,最后一个一个全走了,受不了当地的盘剥。
  也是隔壁石涧乡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经济状况比江家村所在的水埠镇要差的远了。
  但如果换成是本地的江国泰来本地开厂,情况就会大为不同, 首先就是江家村真的是大, 族人聚居, 人多势众还团结。
  江国泰能从农村走到镇上, 从镇上到市里, 再到十年后的邻市首富, 岂是没手段的,这年代混乱, 许许多多人的第一桶金,都是实实在在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抢出来的,就比如江松在深市的时候。
  当然,能够打下来,抢下来,还能稳住局面,不被更厉害的势力抢走,这就要看这个人的后续手段和能力了,很显然,江国泰既有这个手腕,也有这个狠劲,更有这个能力。
  更别说,他能抢下邻市修建高速公路的项目,咬下这块肥肉,背后又岂会没有人,没有点势力?
  而在地方上,还有江镇长在后面撑着。
  江镇长可不是空降到吴城最近最富庶的镇当镇长的,他是真的从最底层的小干部,一路升上去的,虽然对很多人来说,镇长这个职位实在太低了,可对于学历只有高中,没有其它任何背景且具有实权的江镇长来说,已经是当地很大的人物了,他这些年所结实的人脉,足够庇护江国泰在本地办厂。
  更别说,这背后还有宋书记。
  不是说宋书记会因为宋培风的缘故,他们就能够攀附上对方什么的,而是宋书记这样从上面空降下来的人,地方经济搞好了,县里税收高了,就是宋书记的政绩,只要出了成绩,宋书记往上升的概率就会更大。
  而他不管升到哪里,只要不是出了他们省,吴城和江镇长、江国泰他们,总归和宋书记就有了一份香火情。
  至于开厂的设备,也可以先种植茶叶,再宣传推广,把名气打出去后,拿到订单,拿着订单去银行贷款,采买设备。
  至于去哪里买设备,这件事她或许还可以向身在广市的王咏和王咏的叔叔他们打听一二,还有z省电视台的李台长、秦舒敏。
  秦舒敏在演完《包青天》二三两部后,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主持人兼演员,如今她已经不是电视台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打杂人员,而是在出名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综艺节目的知名演员和当红主持人,z省台目前力捧的台柱子,虽然设备这些东西和她无关,但她所接触的人极广,或许就有这方面人脉资源。
  如果说茶山关于茶叶和枸杞的种植只是涉及一村,一个生产大队,那么和茶叶相关的饮料厂,又涉及一乡一镇的经济。
  江镇长见她说到此处突然停下,连忙问:“那关于吴城一县的经济要如何发展呢?”
  江柠笑了一下,没有藏着掖着,继续说:“我之前说,我们空守宝山而不得知,不光是说我们大队,还有我们县,甚至我们市。”
  她目光看向江国泰,“阿叔在邻市接了高速公路的项目,应该知道,现在城市飞速发展,到处都在搞建设,最缺少不了的一项,就是河沙。”
  她目光像是透过了冬季黑暗的夜空,落到沙河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绵长河滩上,河滩目之所及,全是细腻的河沙。
  当地人建房采砂,都会去河岸上挑,家家户户都是免费,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加上有大河相阻,河对岸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河这边有如此长的河沙沙滩,即使承包了沙河的人知道这边有沙,可人的定式思维,限制了一些人的思维和想法,他们的精力全都在用沙河养鱼养虾上,完全没有想过,这些河沙,又是怎样一批宝藏。
  这批宝藏,是在几年后,被江国泰揽入囊中的,不过那时政府已经意识到河沙的价值,他拿下沙河几个沙滩,成立沙厂的价格并不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