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罢醉和春,二(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答非所问。
  “……那晚天象也怪得很, 月亮发红,胀满满的半个,臣在府里瞧着, 就知道娘娘要不好。”
  李隆基登时打了个寒颤。
  两兄弟心意相通, 很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雕栏玉砌的所在,每隔三步就列着一盏比人高的硕大九连枝铜灯,照得室内金光灿烂, 更兼满堂朱紫, 称颂之声不绝于耳。该是富贵喜庆的气氛, 可是照他们两人看来,眼前只有墨墨黑的世界,墨墨黑的现实。
  李隆基阴沉沉地目光扫过来, 庆幸当初顾虑骊珠的眼泪, 没有处死大哥,不然今日有谁能与他一起凭吊?
  ——有谁配?
  李成器直截了当的问。
  “究竟是谁害了娘娘?圣人广有天下, 竟不肯赏她一个公道吗?!那这个帝位, 你夺去作甚?”
  骊珠的死疑窦重重, 李隆基早料到大哥要借机指责,根本不跟他啰嗦, 望着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顺嘴闲话。
  “去岁朕连着办了几桩喜事,嫁了女儿, 娶了媳妇, 还添丁进口,多生了几个孙子。大哥府里仿佛没什么动静?朕瞧着你的儿媳妇们也都不曾来, 罪过罪过, 今夜该当团圆的, 几个侄子坐在这里,白为朕耽搁了。”
  众人轰然一笑,咸宜才从外头进来,红着脸接话。
  “圣人这话说的,女儿与堂兄们都没法儿做人了。要团圆几时不能团圆,非赶着今夜吗?既是千秋节,正正经经陪圣人玩一夜才是道理。”
  李隆基捻须而笑,眼望着坐在咸宜身侧,低眉顺眼唯恐引起注意的杨洄。
  “你自然只能陪着朕。可阿洄是外男,不好进宫找你,独今夜能瞧瞧媳妇儿。你在宫里也住了大半年了,难道朕叫你们夫妻常年分离吗?明日你就家去罢。”
  咸宜怔了怔,十分的不愿意,却不敢再多生事端,只得点头道是。
  李隆基又道,“遗珠还小,离不得你身边,待大点儿,送她回来,朕亲自教她读书习字。”
  咸宜大喜过望,忙离座跪拜谢恩。
  她却没察觉,李成器的目光已经从李隆基转移到她身上,隐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继而悲痛欲绝的侧开脸。
  一时众人胡乱议论些家事。
  宫婢重又换了暖酒,正说着闲话,忽听楼外传来呜咽笛声,时断时续,音量虽细,却因声调高绝,悠悠荡荡盖过喧闹的锣鼓,直钻到李隆基耳朵里。
  “好笛音!”
  李隆基击节赞叹,“去!瞧瞧外头是谁?”
  诸人面面相觑。
  花萼相辉楼紧贴着兴庆宫的宫墙,是对着宫外十余丈宽的南北大道修的,这个时刻早已关闭坊门,大道上唯有金吾卫往来巡逻,断断不会有人。
  李隆基有了几分酒,不疑有他,命人速去取一支紫玉萧来相合。
  几十位音声人或站或坐,闻言皆放下乐器侧耳静听。
  其时明月清风,天空地静,夜风习习,月色溶溶。那笛声若隐若现,若远若近,与李隆基互为知音,和合不同,所吹曲韵雅致,能令人心动神疑。
  李隆基高兴起来,向李成器笑道,“此女的笛子吹得比大哥不相上下,当宣召入宫侍奉朕。”
  李成器不语,其余诸人也都屏住呼吸不敢笑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