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论政大会(五)纵论儒墨(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台上五人分别落座,立马有侍女送上清茶。
  五人接过清茶,礼了一礼。
  台下众人期待不已,这一盛况,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碰到的,因而都在等待台上五人的高论。
  王学斌品了一口,轻轻放在手边。
  首先看向了梁子正,笑着问道:
  “子正先生出身于西河学派?”
  梁子正闻言放下茶杯,郑重的说道:
  “在下自幼研习孔孟经典,有幸拜入西河学派,子华先生门下,求学问典!”
  王学斌微微一笑,身子微微前探,感慨道:
  “我观先生所言,实在不像是西河学派之人!”
  其他人闻言都很好奇,对于他们来说,儒家无非孔孟之道,至于儒家内部的各个学派,他们就不甚明了了。
  梁子正闻言,身子微微一怔,随即点头承认道:
  “在下拜于子华先生门下之时,先生业已年过花甲,在下所学多为自研,怎么?可有疏漏之处?”
  王学斌闻言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不然,你方才所言内容均为礼乐之道,但是当年子夏先生的西河之学并不像颜子、曾子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你可知晓?”
  梁子正闻言眉头紧皱,死死地盯着王学斌。
  王学斌没有在意,继续说道:
  “子夏先生并不推崇克己复礼,而是推崇当世之政,你可知晓?”
  王学斌此言一出,不仅梁子正眉头皱了,凡是了解儒法两家学说的人眉头都皱了。
  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不畅,再加上西河学派早已衰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西河学派曾经的光辉了。
  梁子正看着王学斌没有说话。
  他心里清楚西河学派的历史,但是他并不认可,他还是认可孔孟之道,这是他幼年研习经典打下的基础,很难改变了。
  他没有开口,一旁的申不令忍不住了:
  “先生,当真是当世之政?”
  王学斌看了申不令一眼,点点头,笑着说道:
  “你可知法家先贤公孙鞅出于何处?”
  申不令想都没有想,直接说道:
  “公孙鞅生于卫国,后为公叔座门客,梁惠王未曾任用此人,后归秦国,主持变法!”
  魏国都城是大梁,因此魏国也被称为梁国,魏王也称为梁王。
  王学斌点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