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君在何方(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人读了一遍,点头说:“写得很好。这是良春公的《慕君赋》。”
  良春公是某代的一个文人,困居小城,长得也不够美,才学也不够好,也没拜个好师父,有个好师兄,所以大半辈子都没能被皇帝发现。
  所以他就很痛苦。
  痛苦得多了,憋出一片《慕君赋》——当然原名不叫这个,这个是后人给起的。
  他憋出一篇说他有多渴望见到皇帝,泣血都要见到皇帝,见不到皇帝又有多痛苦的文章,真是从白天到黑夜,一年四季,见春光见流水见明月都想到皇帝,娶得老婆又美丽又贤惠也不耽误他想皇帝,纳得小妾又娇俏又动人也不耽误他想皇帝,亲爹娘关怀慈爱也不耽误他想皇帝,生了儿子以后还在想皇帝,发誓要把儿子教好送去给皇帝。
  结果这篇自苦的文章火了,传到皇帝耳中,皇帝找来一看,如此深情怎能辜负?就把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传到凤凰台,终于让良春公达成了见皇帝的心愿。
  良春公在凤凰台住了七年,终于去逝,死后棺材被皇帝送回家乡,万人空巷。
  这是一段忠臣与贤君的佳话。也是一个士子终于能凭一篇文章打动皇帝的佳话。
  后来,但凡是臣子思君,十有八-九都要引用这篇文章。写了以后,皇帝十有八-九都要把人叫过去,好解臣子的相思之苦。
  李客引用此赋,当然非常合适。他总不能写我听说皇帝不在家,所以我特意来拜访他。他只能写我太想皇帝了,能让我见见皇帝吗?
  从人将此表封在盒中,犹豫了一番,问李客让他哪个儿子去送信。
  肯定不能是李客本人去,两个弟弟都在领兵也不合适,那就只能是李客的儿子去了。
  最好是长子。
  但李客的长子非常重要,次子虽然不太够格,但确实是最合适的。
  从人:“不如就让二郎……”李客摇头:“我不去还行,大郎不能不去。就叫大郎去。”
  从人担忧道:“你现在坐都坐不住,家里的事都是大郎去办的,派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不说,家里的事怎么办?”
  李家的规矩如此,长子是要接任家业的,底下的儿子倒是都不怎么重要。
  李客:“正因为看重他,才要历练。就让大郎去。”
  从人只得去传话让李客长子过来。
  在等的这段时间里,从人问李客:“你觉得皇帝现在在哪里?”李客睁开眼:“必是在河谷。”
  从人轻轻吁了一口气:“凤凰台上诸公,胆大包天……”
  皇帝丢了都敢不说!这胆子真是比天都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