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糊油瓶子(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微微一笑,“先生,像您这种三足芝麻钉儿的汝窑,我一天能看几十件,宋款汝窑存量极少,全世界加在一起不到二百件,绝大部分存在各个大藏家和各家的大博物馆里,不可能轻易出现在市面上。”
  中年人不服气,“你这话说的,漏儿是什么呀,就是……”
  我摆了摆手,“你且先不用说什么漏儿,您就看看你这东西的色儿,正宗的汝窑必定是灰里泛着蓝,你再瞧瞧你的东西,泛着绿,像你这路货色,古玩市场少说也有几百件。”
  中年人皱皱眉头,“年轻人,我这可是亲眼看着几个农民从一个古墓挖出来的,我这里有视频可以作证。”
  说着挥手要身后的那个年轻人给我看视频。
  我摆了摆手,“不必看视频了。我告诉你吧,这个套路在我们行里叫‘吃现席’,人家把‘饭菜’准备好了,是故意当着您的面儿挖的,让你觉得是现出土的真玩意儿。”
  中年人向我伸了伸大拇指,“年轻人,有见地。”又向年轻人示意了一下。
  年轻人把这个笔洗收回箱子里,从箱子里又拿出由几张报纸包着的一个瓶子。
  年轻人把报纸拿下来,把瓶子又拿到我眼前的桌子上。
  我瞄了一眼,心中不免一动。
  从器型和款制上看,这东西老,我又拿起来仔细地看了看,心里激动了起来。
  这东西是老东西,而且是那种开门老。
  所谓的“开门”,指的是东西非常符合某一个时代的特征。
  这个瓶子,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
  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而且是多层釉。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
  非常符合乾隆瓷器的特征。
  只是瓶子上有一层油。
  我闻了闻,有一股厨房里的菜味儿。
  我看了中年人一眼,这油是怎么回事呀?
  他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家里的人不懂这个,没把这玩意儿当回事,就放在厨房里,天长日久的,就糊了一层油,正常。”
  说着,他一挥手,对年轻人说:“二子,你给掌柜的擦擦。”
  年轻人掏出一块小毛巾,在瓶子上使劲地擦了擦,然后又递给我。
  我又仔细地看了看,真看不出什么破绽来。
  这瓶子绝对是老东西,不会有错儿。
  我问中年人:“什么价儿?”
  中年人伸出一根手指头,“不二价儿,一百个。”
  一百个就是一百万。
  像这种品相的东西在市面上四百万可以很容易走货,他要一百万,真不贵。
  一看这人就是懂行的人,四百万的东西怎么会只卖一百万呢?
  这不合乎常理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