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君铎和周暮都曾经是“灭人欲”那一派的。但话说回来谢昭记得周暮那家伙好像是喜欢的人不喜欢他,君铎则是和恋人理念不合,最后渐行渐远分道扬镳。
  他们难道不想琴瑟和谐?只是都没了琴瑟和谐的那个人而已。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作为根本没必要拼子嗣的大儒,叶久这家伙是当初那一代弟子里少有的人生赢家。
  他追忆往昔个毛啊!
  “那一天晚上听到《安民颂》的时候我就有所感觉。”叶久不理会谢昭说什么,径自道,“这样的文章,我多年没有写过了。”
  “所以?”谢昭愈发迷茫。
  他迅速回顾了一下叶久这些年流传出来的文章。确实,貌似在度过了建国初期的岁月之后,叶久写文章的数量就大幅度减少了。流传在外的,除了秀恩爱的,大半就是国书、公文了。好歹也有了赋圣之名,不会为了写文而写文,就和他写诗一样,没心情肯定不写。
  要说和《安民颂》类似的……
  “你现在也不可能去从事细务抢后辈饭碗吧?”谢昭道。
  叶久这次理会谢昭了。
  他用“朽木不可雕也”的鄙视目光看了当初的师兄一眼,“谢师兄,初心可在?”
  “在。”谢昭理直气壮,且回以鄙视的一眼——好歹也是有自己的“道”的大儒好么?真当做了大儒就不自省了?他也没那么堕落。
  “热忱可在?”
  谢昭一下子不吭声了——正如他自己所想,他又不是不自省,对自己的状况还是有点数的。
  “激情可在?”叶久的质疑声,也一下子低落下去。
  最后一问,根本就无需谢昭回答。
  ——我们没有忘却初心,却失去了过往的热忱。数百年前一位位同窗高歌赴死的激情,放在道玄修士眼中,又何尝不是一种执念?
  谢昭也沉默下来,有些尴尬。
  他和叶久两人一人擅诗,一人擅文,作为同期的才子,两人都属于心思情感比较细腻的那种人。他们又不是玲珑心,对于自己的情绪把握得也比较准确。
  这时候谢昭意识到为什么叶久之前要那么问他,为什么后来又要鄙视他了。
  外面的那些小家伙,他们现在做的事,是为了立功和将功赎罪——因为那些异常,显然和他们之前的行动有关。
  可就算是纯粹的为了建功立业又有什么问题?
  难道他们就没有过这样的阶段吗?
  他之前的回答,包括他那时的心态,却确实是带着轻视和轻忽。
  漫长的执政生涯,他可以说没有忘却初心,却也确实是将当年的发自本心的热忱,变成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复一年的例行公事,让自己变得高高在上。
  现在在政事堂的争端,很多时候,甚至都已经不能说是为了公义。
  不能说是想要拖后腿,都是想要发展国家的。可目的已经变成了……第三类红尘念火。
  这和他们当初庇护万民、重整乾坤的宏图大愿真的是一致的吗?
  谢昭揉揉眉心。
  当天道初变,道门退出北方的时候,儒门的第一要务,确实是繁衍人口,占据北方,顺带培养更多的儒门弟子,积累儒门的实力。但那明明只应该是一个过程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