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节(3 / 4)
蒋干肯定了陶商的分析。征战本来就是烧钱,孙策这次需要付出的绝不仅仅是十亿,他估计全部损失加起来会超过二十亿。孙策怎么填这个缺口,他不清楚,但他知道有些损失就算是有钱也补不回来。比如孙策这次损失了大量的战马,能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现在不好说。他急着赶回平舆,就是收到了孙策的命令,孙策要他赶赴辽东、并州和凉州,与公孙瓒、贾诩、韩遂、马腾等人商量买马的事,至少要采购到四五千匹战马才能满足要求。
陶商听了,下巴差点掉在地上。战马的价格在两三万到十万之间,四五千匹战,总价又是两到三个亿,孙策有这么多钱吗?
“当然不会全用钱买,以物易物是最可行的办法,军械、盐、粮食都是大宗。”蒋干叹了一口气。“少君侯,孙将军现在开销也很大,他能支持你多少物资,我现在也不好说,你最好有点心理准备。不是他不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陶商心中一动。陶谦听取王朗等人的建议,坚持向朝廷进贡,朝廷知恩图报,不久前刚刚封陶谦为溧阳侯。他是嫡长子,自然是侯爵的继承人,但眼前形势复杂,谁能成为继承人还不好说。蒋干称他为少君侯,可以当成是一种礼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暗示,暗示孙策会支持他。
“子翼兄,徐州、豫州唇齿相依,如果孙将军有什么难处,需要徐州帮忙,我一定义不容辞。”
见陶商改了称呼,蒋干不动色地笑了。
第1075章 钱紧
进入豫州不久,陶商和蒋干和满宠不期而遇。
满宠正巡视到这一带。看到那两千三百多衣甲整齐的士卒,陶商吓了一跳。蒋干连忙让他不要紧张,他之前就收到消息,知道满宠的存在,也有先见之明,杜畿就是这副做派,孙策麾下无人不知。
蒋干引着陶商与满宠相见。满宠正坐在树荫下面啃着干粮,喝着凉水。见蒋干快步走来,连忙放下啃了一半的干粮,一边起身,一边将手递到嘴边,将掌心的干粮屑送到嘴里,顺手拍了拍衣襟。
“子翼先生,久仰久仰。”
蒋干哈哈大笑。“你每天抄家,过手的钱财没有千万也有百万,怎么就吃这个?”
“哈哈,子翼先生说笑了。如今将军花钱的地方很多,钱财再多也不够用,能省一点是一点。”满宠看了一眼身后的将士。“这么多人呢,每天吃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蒋干欣慰地点点头。“将军没有看错你。你将来是个能做大事的人。别先生先生的了,我还没那么老。如果伯宁不嫌弃的话,我们平辈相交吧。”
满宠含笑道:“那我就冒昧了,子翼兄。”
“来,我为你介绍,这位是徐州牧陶公的长子陶商陶伯允。”
满宠心领神会,立刻和陶商见礼。陶商听说过一些满宠的事,但他平时没太在意。孙策麾下的能人太多了,他根本记不过来。此刻见满宠刚刚入幕数月就得到孙策如此重用,领着两千人巡视州郡,不禁咋舌不已。这孙策还真是敢用人啊,提拔得也太快了。他就不怕其他人有意见?用人不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陶谦到徐州这么多年,也没能找到几个有用之才。
满宠和蒋干交流了一下情况。他上任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汝南。刘和等人入境时,汝南的世家蹦跶得最凶,杀县令长、夺县城的还有好几个,满宠几乎都不用费心收集证据,一入境就有人来告。不少世家知道这一次在劫难逃,举家避难,东部的大多去了下邳、广陵,南部的则往山里躲,芍陂一带也增加了不少盗贼。好在满宠有两千多人,倒没人敢轻易来找他的麻烦。
人可以跑,细软可以带走,但土地和房产没办法带走,满宠收剿了大量的土地和住宅,每天都在算帐。只是帐目上的钱很多,实际过手的却非常有限,有时候甚至连基本的吃饭都成问题。附近几个县仓都被刘和带那三千胡骑劫了,眼下粮食紧张,沿途县亭也供应不起这么多人,满宠带头啃干粮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条件允许,他也想给部下改善改善伙食啊。
陶商一直在旁边看着听着,感慨不已。不管满宠是收买人心还是真的与士卒同甘共苦,他能做到这些就不容易,孙策没有看错人。
这本事怎么学?
……
三月末,孙策赶到平舆。
他没有进城居住,就在葛陂旁立营。工坊已经重建,毁坏的房屋也修复了,被杀害的工匠们就埋在工坊旁的集体墓地。那些阵亡了却无法归乡的将士也被葬在这里,如果是一家人,尽量埋在一起。
葬礼很隆重,孙策亲自参加,祭奠遇难的人们。与此同时,他公布了抚恤方案。虽然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他还是想办法抽调了不少资源,优先解决抚恤,让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得以安心。
为此,袁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与汝南世家的主妇谈判,向她们借钱,帮孙策渡过眼前的难关。她的辛苦有目共睹,吴夫人当着众人的面对孙策说,你要珍惜她,除了她,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在吴夫人面前,孙策唯唯喏喏,一一应承。宴会结束,他向吴夫人汇报完孙坚的事,溜溜跶跶的来到后院,站在院门口,他看看东厢,又看看西厢,犹豫了好一会儿。迟疑了好一会儿,他还是去了西厢。
西厢是袁权姊妹的房间。孙策站在窗前,探前向里看了看,却没看到袁权,只有袁衡一人坐在案前,托着腮,似乎在看书,又似乎在发呆。孙策咳了一声。袁衡抬起头,见是孙策,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将军,你怎么来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孙策一边脱鞋一边说道:“听你这意思,我不该来?” ↑返回顶部↑
陶商听了,下巴差点掉在地上。战马的价格在两三万到十万之间,四五千匹战,总价又是两到三个亿,孙策有这么多钱吗?
“当然不会全用钱买,以物易物是最可行的办法,军械、盐、粮食都是大宗。”蒋干叹了一口气。“少君侯,孙将军现在开销也很大,他能支持你多少物资,我现在也不好说,你最好有点心理准备。不是他不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陶商心中一动。陶谦听取王朗等人的建议,坚持向朝廷进贡,朝廷知恩图报,不久前刚刚封陶谦为溧阳侯。他是嫡长子,自然是侯爵的继承人,但眼前形势复杂,谁能成为继承人还不好说。蒋干称他为少君侯,可以当成是一种礼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暗示,暗示孙策会支持他。
“子翼兄,徐州、豫州唇齿相依,如果孙将军有什么难处,需要徐州帮忙,我一定义不容辞。”
见陶商改了称呼,蒋干不动色地笑了。
第1075章 钱紧
进入豫州不久,陶商和蒋干和满宠不期而遇。
满宠正巡视到这一带。看到那两千三百多衣甲整齐的士卒,陶商吓了一跳。蒋干连忙让他不要紧张,他之前就收到消息,知道满宠的存在,也有先见之明,杜畿就是这副做派,孙策麾下无人不知。
蒋干引着陶商与满宠相见。满宠正坐在树荫下面啃着干粮,喝着凉水。见蒋干快步走来,连忙放下啃了一半的干粮,一边起身,一边将手递到嘴边,将掌心的干粮屑送到嘴里,顺手拍了拍衣襟。
“子翼先生,久仰久仰。”
蒋干哈哈大笑。“你每天抄家,过手的钱财没有千万也有百万,怎么就吃这个?”
“哈哈,子翼先生说笑了。如今将军花钱的地方很多,钱财再多也不够用,能省一点是一点。”满宠看了一眼身后的将士。“这么多人呢,每天吃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蒋干欣慰地点点头。“将军没有看错你。你将来是个能做大事的人。别先生先生的了,我还没那么老。如果伯宁不嫌弃的话,我们平辈相交吧。”
满宠含笑道:“那我就冒昧了,子翼兄。”
“来,我为你介绍,这位是徐州牧陶公的长子陶商陶伯允。”
满宠心领神会,立刻和陶商见礼。陶商听说过一些满宠的事,但他平时没太在意。孙策麾下的能人太多了,他根本记不过来。此刻见满宠刚刚入幕数月就得到孙策如此重用,领着两千人巡视州郡,不禁咋舌不已。这孙策还真是敢用人啊,提拔得也太快了。他就不怕其他人有意见?用人不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陶谦到徐州这么多年,也没能找到几个有用之才。
满宠和蒋干交流了一下情况。他上任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汝南。刘和等人入境时,汝南的世家蹦跶得最凶,杀县令长、夺县城的还有好几个,满宠几乎都不用费心收集证据,一入境就有人来告。不少世家知道这一次在劫难逃,举家避难,东部的大多去了下邳、广陵,南部的则往山里躲,芍陂一带也增加了不少盗贼。好在满宠有两千多人,倒没人敢轻易来找他的麻烦。
人可以跑,细软可以带走,但土地和房产没办法带走,满宠收剿了大量的土地和住宅,每天都在算帐。只是帐目上的钱很多,实际过手的却非常有限,有时候甚至连基本的吃饭都成问题。附近几个县仓都被刘和带那三千胡骑劫了,眼下粮食紧张,沿途县亭也供应不起这么多人,满宠带头啃干粮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条件允许,他也想给部下改善改善伙食啊。
陶商一直在旁边看着听着,感慨不已。不管满宠是收买人心还是真的与士卒同甘共苦,他能做到这些就不容易,孙策没有看错人。
这本事怎么学?
……
三月末,孙策赶到平舆。
他没有进城居住,就在葛陂旁立营。工坊已经重建,毁坏的房屋也修复了,被杀害的工匠们就埋在工坊旁的集体墓地。那些阵亡了却无法归乡的将士也被葬在这里,如果是一家人,尽量埋在一起。
葬礼很隆重,孙策亲自参加,祭奠遇难的人们。与此同时,他公布了抚恤方案。虽然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他还是想办法抽调了不少资源,优先解决抚恤,让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得以安心。
为此,袁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与汝南世家的主妇谈判,向她们借钱,帮孙策渡过眼前的难关。她的辛苦有目共睹,吴夫人当着众人的面对孙策说,你要珍惜她,除了她,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在吴夫人面前,孙策唯唯喏喏,一一应承。宴会结束,他向吴夫人汇报完孙坚的事,溜溜跶跶的来到后院,站在院门口,他看看东厢,又看看西厢,犹豫了好一会儿。迟疑了好一会儿,他还是去了西厢。
西厢是袁权姊妹的房间。孙策站在窗前,探前向里看了看,却没看到袁权,只有袁衡一人坐在案前,托着腮,似乎在看书,又似乎在发呆。孙策咳了一声。袁衡抬起头,见是孙策,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将军,你怎么来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孙策一边脱鞋一边说道:“听你这意思,我不该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