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必须立刻阻止这件事。
  ……
  琅琊,开阳。
  一辆外表朴实无华的四轮马车停在官道上。车夫站在车旁,正在调整驭马的缰辔。十名骑士牵着战马,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陶谦拉着蒋干的手,几次想开口,话到嘴边,最后还是化作一声轻叹。几个月的战事让他心力交瘁,脸上的皱纹多了不少,鬓边的头发也白了一大半,就像老了好几岁。岁月不饶人,平时感觉不到,几个月的战事让他意识到自己不复当年,已经不是西征时不把熬夜当回事的年纪了。哪怕只有半夜没睡好,他都会连续几天提不起精神。可是让他去睡,他又睡不着,经常躺在床上等天亮。
  蒋干与陶谦相处数月,对他的担心一清二楚。他反手握着陶谦的手。“陶公,你就放心吧。我不敢担保孙将军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但我敢担保孙将军不会坐视不理。他一定会帮你收复下邳、广陵。”
  “只要有孙将军的协助,我一定能击败刘和,收复下邳、广陵。”陶谦恳切地说道:“我也不敢要求太多,只希望他能提供一些粮食和军械给我。我也知道,他虽然击退了袁谭,损失也不小,自己又受了伤,一时半会的很难再次出战。”
  蒋干笑笑。陶谦既想和孙策结盟,又担心被孙策蚕食,难怪他寝食不安。
  “我一定将陶公的心意转达孙将军。不过,陶公,我有一言相告,还望陶公不要嫌冒昧。”
  陶谦沉下了脸,有些不悦。“子翼,你还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何至于如此客套?”
  “当然,陶公慷慨,一定不会怪罪我的,是我多心了。”蒋干笑着拱拱手。“陶公,你一世英雄,世人景仰。不过你不能太溺爱儿子,该放手时当放手,该让他们吃苦就得让他们吃苦,如果不让他们经历战场,他们怎么才能成长?难道再过十年,你还要冲锋陷阵,却让他们安坐后方?”
  陶谦眼神微闪,明白了蒋干的意思。“你说得有理,这次犬子守武原,打得还是不错的。的确该让他们兄弟任事了,总不能什么事都让我这个老朽去做。”他顿了顿,又叹了一口气。“孙文台好福气,有孙伯符这样的佳儿,我那两个儿子和他一比实在是没脸见人。唉,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教子无方,让他们跟着孙伯符作战说不定还能有点出息。这天下终究是他们的逐鹿场,我老了,该含饴弄孙了。子翼,你经过郯县时,带上伯允,让他随你一起去汝南,开开眼界。”
  蒋干欣然允诺。
  第1074章 打仗就是烧钱
  蒋干在郯县时与陶商见面,转达了陶谦的意见。
  陶商这段时间压力也很大,外有刘和步步紧逼,内有东海世家的纠缠不清,让他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孙策的帮助下,他及时控制了东海世家豪强,但这不等于结束,几乎每天都有说客登门,鼓唇摇舌,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要求他释放那些家主。如果不是麋竺为他挡驾,他都被那些人烦死了。
  现在有机会摆脱那些人,去豫州开开眼界,他求之不得。将事务交给麋竺,他就愉快的出发了。
  由郯县西南行,很快进入武原县境,陶商兄弟见了面。得知陶商要去见孙策,陶应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却又不能摆在脸上。陶谦身体不好的消息他也知道,现在让陶商去见孙策,明显有扶持陶商继位的意思,他这个次子再能干,也无法成为陶谦的选择。
  陶应找了个机会与蒋干私聊,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如果孙策能帮他继位,他愿意将东海的铁官送给孙策管理,并从汝南采购所有的军械。至于在朐县设立水师基地的事更不在话下,只要是孙策的船,不管是战船还是商船,都可以在徐州境内畅通无阻。
  蒋干心领神会,答应向孙策转达。
  离开武原,陶商明显感觉到了蒋干的态度变化,立刻猜到陶应给了蒋干什么承诺,或者送了什么礼。他拐弯抹角的打听,蒋干却一点口风也不露,反过来劝陶商不要多想。有什么是徐州有,孙策没有的?陶应能给孙策什么好处?你这样想不好,你们是同胞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们如果互相猜忌,谁还敢相信你们?孙将军最反对这种事,他和你一样是长子,但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弟弟。
  陶商将信将疑,但他从中听出了两点意思:一,孙策身为长子,从情感上会偏向他,这是他的优势;二,孙策实力很强,不是什么简单的条件就能让他动心的,要取得他的支持,就必须送他一份厚礼,最好是他急需却没有,而徐州有的。
  陶商暗自盘算起来,有什么是徐州有,孙策没有,但又是孙策非常需要的?想来想去,他想到了两点:
  一是山。泰山名义上属兖州,但离徐州更近。孙策要对付袁绍,占据泰山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就像在袁绍的咽喉处扎了一根刺。不拔掉这根刺,他就不能安心南下。孙策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派太史慈进驻泰山,协助攻击袁熙。现在太史慈驻守任城,暂时放弃了对泰山的控制,可是孙策迟早还会再次安排人进入泰山。
  一是海。孙策建有水师,水师需要良港,需要中途休息的地方,朐县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只有朐县是不够的,朐县的人口支撑不起水师的后勤补给,如果从豫州转运,又势力要横穿徐州。如果将朐县的境界扩大,让孙策能在朐县屯田,情况就好多了。有了屯田,就要驻兵,这是陶谦不能答应的,所以现在朐县除了水师,只有麋家的部曲,这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陶谦不答应,陶商可以答应。
  离开武原,陶商、蒋干很快就进入沛国境界。陶商很快就感受到了豫州与徐州的不同。虽然都刚刚经历过战争,路上不断能看到新坟和失去亲人而痛哭的妇嬬,偶尔还会遇到满载棺木的车队或者船队,可是沛国的百姓相对平静,哭声中有痛苦,却没什么绝望,当阵亡将士的棺木经过时,不少人会停下脚步,驻立观望,神情肃穆。
  陶商很奇怪,他问蒋干这其中的原因。蒋干说,孙将军对阵亡将士抚衅非常优厚,每人可以得到两万钱的丧葬费,减免一家人的赋役,未成年的孩子还可以享受免费进入郡县学校就读的待遇。大致折算一下,一人阵亡,孙将军要为此付出近十万钱的成本,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家的家产。因此,阵亡将士的家人生活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能得到一些以前没有优待。
  陶商非常吃惊。这次大战,孙策先后损失的将士近万人,仅此一项,孙策就要支付十亿钱。他哪来这么多钱?荆州、扬州、豫州三州加起来,一年的收入可能也就十亿钱左右,除去官员的俸禄、各种公用工程的支出,每个能节余三亿就算多了的。
  也就是说,孙策打了这一仗,占了任城等几个县,却要耗空所占三州近三年的积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