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3 / 4)
常以宽当上院长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他除了三天两头请客之外,每天中午自家吃的菜全部由卫生院食堂专门为他做,自己不付钱,作为招待费由卫生院支出,抽的烟也都是中华以上的名烟。
虽然不能就此下结论,常以宽一定有经济上的问题,但在卫生院职工中的口碑不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少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不愿意在偏远贫穷的乡镇干,又一时调不进县城,就通过各种关系找常以宽调到了城关镇医院。因此,该卫生院现在职工近百人,而非业务技术人员大大超过了规定比例,接近百分之五十。
由于人满为患,管理不善,卫生院从盈利到亏损,而且亏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常常三四个月发不出工资,就是发了,也只能按照原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职工。医护人员们忍无可忍,才出此下策,要把院长常以宽赶下台。
下午四点多钟,楚天舒显得有几分疲惫,不仅中饭没吃,连一口水也未进,镇党委书记薛占山低声对余乾坤说:“余主任,还是劝楚书记吃点儿饭吧!”
楚天舒看看表说:“薛书记,饿过劲儿了就不饿了,两顿饭一块儿吃!”
白存礼说:“薛书记,就按楚书记的意见办,到地里去摘些新鲜蔬菜,重要的是干净卫生,楚书记不喜欢大鱼大肉。”
薛占山说:“白县长,你放心,城关镇虽没有县城里那么讲规格上档次,但干净卫生还是有保证的,新鲜蔬菜更是多的是。”
这时,许彬拿来一只热水瓶,给大家倒水。
“请各位坐下来,”楚天舒接过许彬递过来的杯子,说:“在座的有白副县长、余主任、薛书记和许镇长。今天城关镇镇卫生院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发生这样的事,也许并不是坏事,相反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第961章 难以为继
县委书记的讲话,任何时候都是重要指示。
白存礼、余钱坤、薛占山、许彬等人连忙拿出笔记本来,煞有介事地开始做记录。
楚天舒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两口,刚靠近嘴唇,又把杯子放下了,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说:“发生这样的冲突、矛盾,卫生院的领导当然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他们疏于管理是一个方面,但根子还在现行的体制。大家都看到了,职工们要求改革的呼声非常强烈,已经不容我们坐下来研究、分析、拿方案、发文件,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了。”
楚天舒的目光从白存礼移向薛占山,许彬,最后看着余乾坤。
“首先要成立一个班子。具体怎么组织,请白副县长决定,三天内向社会公布。主要任务是:抽调得力人员对镇卫生院的资产进行全面核查评估,对卫生院现有状况、人员进行详细核实。最后向全社会拍卖,下决心把公立医院推向社会,斩断垄断服务,摒弃唯我独尊的旧观念,把医院推向社会,参与竞争。”
余钱坤落笔如飞,白存礼抬起头,眼里闪过几丝疑问,但还是点了点头。
楚天舒说:“本来,我是想等卫生计生委的调查结果出来后,再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医疗体制改革进行了充分论证后再作决定,现在看来,职工群众等不及了,他们自发的行为在催促我们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
楚天舒觉得喉咙里干得要着火似的,端起杯子,一口气把满满一杯水喝光了。
许彬急忙端着自己面前的杯子,一边往楚天舒的杯子里倒水一边说:“楚书记,我的杯子没喝过。”
楚天舒又端起杯子,将满满的一杯水喝个精光。
“应该肯定,”楚天舒又说,“卫生系统的制度和其他许多旧的制度一样,其设计产生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理念,就是公有制加平均主义。从理论上说,公有制加平均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制度设计。但是,这种旧的医疗卫生体制要想实施,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说实话,在场的几个人只有白存礼最了解楚天舒,虽然他对楚天舒有陈见、有看法,但是对于楚天舒的理论水平、工作作风,尤其是激进改革的手段,还是见识过的。他接触过的县委书记,前后不下八九位,有工作积极的,有混官的,也有作风朴实的,却没有一个看问题像他这样深刻,像他这样真心实意敢冒风险、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
楚天舒停了一会儿,接着说:“这三个条件是,第一,该地区必须具有充分的社会资源,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把医疗机构办得既多又好;第二,法规制度对管理卫生资源者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不会出现公权私用的行为;第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人群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珍惜而不会浪费卫生服务。而在我们南岭县,经济欠发达、法制不完备、政府行为还不够规范、人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太高,这样的大环境下,愿望良好的制度设计必然会被严峻的现实所打破。”
楚天舒看看余乾坤,说:“余主任,你有什么想法?”
其实,上午听到城关镇卫生院发生这样的事,余钱坤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在这一个月当中,他作为县卫生计生委的主任,按照楚天舒的要求,组织县乡两级卫生部门的全部力量对全县所有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让早有思想准备的他也大吃一惊。
楚天舒交给他们的任务,今天是截止期限,直到昨天夜里,他还在对调查资料反复核实修改,确认没有错误后,这才打印了两份,准备今天上午送到楚天舒的办公室去。
可是还没等他出发,城关镇卫生院出了医护人员要赶院长下台的事。
当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楚书记会亲自赶到城关镇。 ↑返回顶部↑
虽然不能就此下结论,常以宽一定有经济上的问题,但在卫生院职工中的口碑不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少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不愿意在偏远贫穷的乡镇干,又一时调不进县城,就通过各种关系找常以宽调到了城关镇医院。因此,该卫生院现在职工近百人,而非业务技术人员大大超过了规定比例,接近百分之五十。
由于人满为患,管理不善,卫生院从盈利到亏损,而且亏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常常三四个月发不出工资,就是发了,也只能按照原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职工。医护人员们忍无可忍,才出此下策,要把院长常以宽赶下台。
下午四点多钟,楚天舒显得有几分疲惫,不仅中饭没吃,连一口水也未进,镇党委书记薛占山低声对余乾坤说:“余主任,还是劝楚书记吃点儿饭吧!”
楚天舒看看表说:“薛书记,饿过劲儿了就不饿了,两顿饭一块儿吃!”
白存礼说:“薛书记,就按楚书记的意见办,到地里去摘些新鲜蔬菜,重要的是干净卫生,楚书记不喜欢大鱼大肉。”
薛占山说:“白县长,你放心,城关镇虽没有县城里那么讲规格上档次,但干净卫生还是有保证的,新鲜蔬菜更是多的是。”
这时,许彬拿来一只热水瓶,给大家倒水。
“请各位坐下来,”楚天舒接过许彬递过来的杯子,说:“在座的有白副县长、余主任、薛书记和许镇长。今天城关镇镇卫生院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发生这样的事,也许并不是坏事,相反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第961章 难以为继
县委书记的讲话,任何时候都是重要指示。
白存礼、余钱坤、薛占山、许彬等人连忙拿出笔记本来,煞有介事地开始做记录。
楚天舒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两口,刚靠近嘴唇,又把杯子放下了,抿了抿干裂的嘴唇,说:“发生这样的冲突、矛盾,卫生院的领导当然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他们疏于管理是一个方面,但根子还在现行的体制。大家都看到了,职工们要求改革的呼声非常强烈,已经不容我们坐下来研究、分析、拿方案、发文件,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了。”
楚天舒的目光从白存礼移向薛占山,许彬,最后看着余乾坤。
“首先要成立一个班子。具体怎么组织,请白副县长决定,三天内向社会公布。主要任务是:抽调得力人员对镇卫生院的资产进行全面核查评估,对卫生院现有状况、人员进行详细核实。最后向全社会拍卖,下决心把公立医院推向社会,斩断垄断服务,摒弃唯我独尊的旧观念,把医院推向社会,参与竞争。”
余钱坤落笔如飞,白存礼抬起头,眼里闪过几丝疑问,但还是点了点头。
楚天舒说:“本来,我是想等卫生计生委的调查结果出来后,再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医疗体制改革进行了充分论证后再作决定,现在看来,职工群众等不及了,他们自发的行为在催促我们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
楚天舒觉得喉咙里干得要着火似的,端起杯子,一口气把满满一杯水喝光了。
许彬急忙端着自己面前的杯子,一边往楚天舒的杯子里倒水一边说:“楚书记,我的杯子没喝过。”
楚天舒又端起杯子,将满满的一杯水喝个精光。
“应该肯定,”楚天舒又说,“卫生系统的制度和其他许多旧的制度一样,其设计产生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理念,就是公有制加平均主义。从理论上说,公有制加平均主义是一种理想化的制度设计。但是,这种旧的医疗卫生体制要想实施,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说实话,在场的几个人只有白存礼最了解楚天舒,虽然他对楚天舒有陈见、有看法,但是对于楚天舒的理论水平、工作作风,尤其是激进改革的手段,还是见识过的。他接触过的县委书记,前后不下八九位,有工作积极的,有混官的,也有作风朴实的,却没有一个看问题像他这样深刻,像他这样真心实意敢冒风险、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
楚天舒停了一会儿,接着说:“这三个条件是,第一,该地区必须具有充分的社会资源,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把医疗机构办得既多又好;第二,法规制度对管理卫生资源者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不会出现公权私用的行为;第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人群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珍惜而不会浪费卫生服务。而在我们南岭县,经济欠发达、法制不完备、政府行为还不够规范、人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太高,这样的大环境下,愿望良好的制度设计必然会被严峻的现实所打破。”
楚天舒看看余乾坤,说:“余主任,你有什么想法?”
其实,上午听到城关镇卫生院发生这样的事,余钱坤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在这一个月当中,他作为县卫生计生委的主任,按照楚天舒的要求,组织县乡两级卫生部门的全部力量对全县所有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让早有思想准备的他也大吃一惊。
楚天舒交给他们的任务,今天是截止期限,直到昨天夜里,他还在对调查资料反复核实修改,确认没有错误后,这才打印了两份,准备今天上午送到楚天舒的办公室去。
可是还没等他出发,城关镇卫生院出了医护人员要赶院长下台的事。
当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楚书记会亲自赶到城关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