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存礼第一个孩子是女儿,他不甘心,又生第二胎,又是个女儿,这时白存礼已经是镇党委书记。老婆怀了第三胎,县计生委接到了群众举报。
  不过,镇卫生院给白存礼出具了证明,他前面生的两个女儿都有先天性疾病,生三胎不违反政策,因此,群众反映的问题到了县里也就不了了之。这样他老婆生了第三胎,终于如愿以偿,得了个宝贝儿子。
  这就不难理解,听说城关镇卫生院出了事,白存礼会在第一时间赶过来处理。
  楚天舒曾经正面和白存礼接触过,虽然没有直接指出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只是问他几个孩子,男孩女孩。
  白存礼心里有鬼,也早有思想准备,只说生了三胎,这种回答虽然很滑稽,可也很滑头,又很科学。
  楚天舒对这种事当然不能往前追溯,但他心里对白存礼这个人不能没有看法。
  而白存礼在副县长这个位置上干了五六年,看着耿中天等人受到重用和提拔,心中自然产生了情绪。因此,在楚天舒担任县委书记后,他多少有些抵触情绪,有时也阳奉阴违。
  特别是楚天舒最近这些日子遭遇了不少非议时,他甚至也跟着推波助澜过。
  不过,对于白存礼的陈年旧事和现在的表现,楚天舒一直佯装不知。
  薛占山和许彬去疏散围观的人群。
  白存礼和余乾坤走到了楚天舒的身边,不少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也跟着围拢了过来。
  楚天舒看着那些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大声地说:“各位,你们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白衣天使,你们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你们堵在食堂里,病人怎么办?你们不去救死扶伤,你们还穿白大褂干什么?”
  医护人员看着站在人群中的楚天舒,本来嘈杂的食堂里突然间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他们似乎反应过来了,又七嘴八舌地冲着楚天舒发起了牢骚。
  一位戴眼镜的老医生站出来说:“楚书记,几个月不发工资,让我们怎么能安下心来看病?”
  余乾坤悄悄告诉楚天舒,这是镇卫生院的内科主任医生戴贵清。
  一位年轻医生马上说:“是啊,我们穿白大褂的也是人,也要靠工资奖金养家糊口,不像你们干部,吃喝拉撒都可以不花钱。”
  “我们都要饿死了,谁给我们看病?”
  “不把卫生院的病治好了,还看个鬼的病。”
  “天天喊改革,怎么只听见打雷没见着下雨?”
  “改来改去,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卫生院已经病入膏肓了,不动大手术,能治得好吗?”
  “哼,改革,还不是忽悠老百姓的,当官的有好处,谁愿意改?”
  话越说越不中听,余乾坤想要解释什么,被楚天舒扯住了,他向四周看了看,大声地说:“大家说的很好。看来,改革是我们广大医护人员共同的呼声。我今天来,就代表县委县政府表个态,全县医疗体制改革就从城关镇卫生院开始,希望大家大力支持,踊跃参与。”
  大家面面相觑,多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我希望,大家能自觉维护好卫生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以便让改革得以顺利的开展。”楚天舒停下来,看许多人都在点头,又接着说:“请大家先回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今天就在卫生院现场办公,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确定改革的方案和步骤我就不走了。”
  楚天舒的当机立断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和欢迎,戴贵清带头鼓起了掌,人群中爆发出了叫好声。
  对于城关镇卫生院这起干群矛盾,楚天舒之所以亲自到场,主要还是他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的现状吃不透,在酝酿医疗体制改革的敏感时期,平时要找这样的典型都不容易,现在,谁也隐瞒不了事实真相。
  楚天舒没有找镇卫生院的院长常以宽,也没有找院方推荐的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医护人员有顾虑,他避开白存礼,也没有带余乾坤,而是随机走访了大量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和普通患者,掌握了大量确切的资料。
  城关镇地处县城的边缘,也是连接各乡镇的交通要道,人口达九万多,算是南岭县最大的镇,从乡镇收入来看,城关镇在全县乡镇当中也算是比较好的。
  城关镇卫生院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又有特殊的地理位置,送不进县医院的病人,就送到城关镇卫生院,曾经被群众称为县第二人民医院,甚至有几年职工的年终奖还超过了县医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