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3 / 4)
这么一问,楚天舒就哑口无言了。他心想,能在《理论与实践》上发表,这已经非常有分量了,还能如何?
“聂特,聂特,聂特!”祝庸之伸出一个手指头在楚天舒面前晃了晃,居然操起了他所熟悉的俄语,听起来有点怪怪的,还顽皮地朝楚天舒眨了眨眼。
楚天舒看着他的神情,仿佛就看到了一些黎萌的影子,立即联想到黎萌的一些性格和举止得益于祝庸之的隔代遗传。
楚天舒笑了笑,说:“老师,我真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好扩大影响的办法。”
祝庸之说:“我认为,凭这篇文章的水平和质量,应该可以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组织一批有质量的评论稿件,再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同时,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炒一炒。市长改选,社会舆论也很重要,在群众中知名度高了,代表们投票就理直气壮了。”
听了这番话,楚天舒想起来祝庸之还是省人大委员,省政府参事,对于选举方面的种种细节,也是了如指掌。
“如果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时间是否来得及?会很麻烦吗?”操办专题研讨会这种学术界的活动,楚天舒完全没有经历和体验,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时间不是问题,一点也不麻烦。这个方面的研讨会,一般由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牵头和临大哲学系联办,所以我才要让你去找一找陈金辉。这种事情作者方面不宜出面,只负责筹集部分经费就行了。”祝庸之想了想,又说:“可能的话,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到个场,如果不能出场,请他出一份书面发言之类的应该问题不大。”
“真的吗?”祝庸之一言既出,就连不太懂得官场奥妙的宁馨也惊喜万分了。
“绝对没问题!我指导下完成的文章,绝对够发表的水平,也一定能在理论界引起不同凡响。”祝庸之喝了点酒,情绪大好,不仅没计较宁馨的唐突,而且还说得很有把握。
“当然!当然!”楚天舒想,果真能做到这个地步,那无意加重了伊海涛在省委主要领导心目中的砝码,获得青原市市长候选人的推荐几乎就毫无悬念了。
不过,祝庸之并没有因为乐观而忘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他再一次提醒说:“小楚,党校刊物的名字就叫《理论与实践》,所以,这篇文章开头的还要动大手术,如果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这篇文章在总体上就是失败的,也违背了谋划这篇文章的初衷,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的话,我也不好出面推荐了。”
楚天舒点头说:“我回去就向伊市长汇报,找准一个切入点,争取尽快定稿。老师,时间不早了,师母身体才康复,我们就不多打扰了,您早点休息吧。”
“行,你们抓紧就是。”祝庸之站起来,又说:“对了,小楚,找陈金辉的事也早作打算,这个人我不是太了解,据说不是太好打交道。”
“我知道了。多谢老师指点。”能得到祝庸之仁至义尽的帮助,楚天舒激动得不行,他握着祝庸之的手都有些抖动。
从祝庸之家出来,楚天舒把宁馨送回了临江大学,直接回到了虹桥公寓。
这一回,他没等向晚晴查岗,洗完澡之后就主动用座机打给了过去。
“哟,今晚上挺有觉悟的嘛。”向晚晴开玩笑道。
楚天舒说:“呵呵,领导出门有交代,再要是不执行,岂不是要下岗了。”
“那是。你要是总惹领导不开心,下岗那是早晚的事喽。”向晚晴说完了,马上就问:“天舒,文章的事情,祝教授怎么说?”
楚天舒就把与青原农村工作联系不够,开头要推倒重来的情况简要说了说。
“那你不是还要熬夜加班啊?”向晚晴啧了一声,又说:“写文章和我们做时事新闻的套路差不多,一开头必须抓住观众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普遍关注,再往下的收视率就有保证了。”
“哈,那你帮我想想呗,看怎么抓住领导的兴趣点啊。”
“这个我真心不懂。不过,伊市长要带队下去调研的话,我争取随行,从新闻的角度加大报道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
楚天舒兴奋地说:“太好了,准备好了我和你联系。”
向晚晴又问:“祝教授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楚天舒说:“嘿嘿,我正想向领导汇报呢。”
向晚晴一乐,说:“天舒,你这么一笑我就知道准没好事。”
“领导,你有透视眼?什么都瞒不过你。”楚天舒故作夸张地说。
向晚晴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说:“哎呀,你少嘴上抹蜜了,有什么话快说吧。” ↑返回顶部↑
“聂特,聂特,聂特!”祝庸之伸出一个手指头在楚天舒面前晃了晃,居然操起了他所熟悉的俄语,听起来有点怪怪的,还顽皮地朝楚天舒眨了眨眼。
楚天舒看着他的神情,仿佛就看到了一些黎萌的影子,立即联想到黎萌的一些性格和举止得益于祝庸之的隔代遗传。
楚天舒笑了笑,说:“老师,我真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好扩大影响的办法。”
祝庸之说:“我认为,凭这篇文章的水平和质量,应该可以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组织一批有质量的评论稿件,再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同时,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炒一炒。市长改选,社会舆论也很重要,在群众中知名度高了,代表们投票就理直气壮了。”
听了这番话,楚天舒想起来祝庸之还是省人大委员,省政府参事,对于选举方面的种种细节,也是了如指掌。
“如果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时间是否来得及?会很麻烦吗?”操办专题研讨会这种学术界的活动,楚天舒完全没有经历和体验,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时间不是问题,一点也不麻烦。这个方面的研讨会,一般由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牵头和临大哲学系联办,所以我才要让你去找一找陈金辉。这种事情作者方面不宜出面,只负责筹集部分经费就行了。”祝庸之想了想,又说:“可能的话,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到个场,如果不能出场,请他出一份书面发言之类的应该问题不大。”
“真的吗?”祝庸之一言既出,就连不太懂得官场奥妙的宁馨也惊喜万分了。
“绝对没问题!我指导下完成的文章,绝对够发表的水平,也一定能在理论界引起不同凡响。”祝庸之喝了点酒,情绪大好,不仅没计较宁馨的唐突,而且还说得很有把握。
“当然!当然!”楚天舒想,果真能做到这个地步,那无意加重了伊海涛在省委主要领导心目中的砝码,获得青原市市长候选人的推荐几乎就毫无悬念了。
不过,祝庸之并没有因为乐观而忘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他再一次提醒说:“小楚,党校刊物的名字就叫《理论与实践》,所以,这篇文章开头的还要动大手术,如果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这篇文章在总体上就是失败的,也违背了谋划这篇文章的初衷,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的话,我也不好出面推荐了。”
楚天舒点头说:“我回去就向伊市长汇报,找准一个切入点,争取尽快定稿。老师,时间不早了,师母身体才康复,我们就不多打扰了,您早点休息吧。”
“行,你们抓紧就是。”祝庸之站起来,又说:“对了,小楚,找陈金辉的事也早作打算,这个人我不是太了解,据说不是太好打交道。”
“我知道了。多谢老师指点。”能得到祝庸之仁至义尽的帮助,楚天舒激动得不行,他握着祝庸之的手都有些抖动。
从祝庸之家出来,楚天舒把宁馨送回了临江大学,直接回到了虹桥公寓。
这一回,他没等向晚晴查岗,洗完澡之后就主动用座机打给了过去。
“哟,今晚上挺有觉悟的嘛。”向晚晴开玩笑道。
楚天舒说:“呵呵,领导出门有交代,再要是不执行,岂不是要下岗了。”
“那是。你要是总惹领导不开心,下岗那是早晚的事喽。”向晚晴说完了,马上就问:“天舒,文章的事情,祝教授怎么说?”
楚天舒就把与青原农村工作联系不够,开头要推倒重来的情况简要说了说。
“那你不是还要熬夜加班啊?”向晚晴啧了一声,又说:“写文章和我们做时事新闻的套路差不多,一开头必须抓住观众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普遍关注,再往下的收视率就有保证了。”
“哈,那你帮我想想呗,看怎么抓住领导的兴趣点啊。”
“这个我真心不懂。不过,伊市长要带队下去调研的话,我争取随行,从新闻的角度加大报道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
楚天舒兴奋地说:“太好了,准备好了我和你联系。”
向晚晴又问:“祝教授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楚天舒说:“嘿嘿,我正想向领导汇报呢。”
向晚晴一乐,说:“天舒,你这么一笑我就知道准没好事。”
“领导,你有透视眼?什么都瞒不过你。”楚天舒故作夸张地说。
向晚晴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说:“哎呀,你少嘴上抹蜜了,有什么话快说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