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改革试点(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廖庆开大手一挥,很豪气地说道。
  柳晋才眼露喜色,兴奋地道:“如果能搞一个试点,那就太好了,可以摸索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这个时候,田文明敲了敲门走进来,朝廖庆开微微点头。那意思是提醒他,时间到了。
  省长的曰程表,自然都是安排得相当紧凑的,轻易不能更改。特别是有外事接待任务时更是如此。
  柳晋才便站起身来。
  廖庆开也起身与柳晋才握了握手,说道:“晋才同志,你回去,与周培明同志和严玉成同志通个气,你们市里,搞一个试点的报告上来,我拿到省委常委会上去讨论。”
  “是,廖省长!”
  柳晋才一挺胸膛,以标准的军人姿态响亮地回答。
  ……“俊少……”
  孙有道本是兴冲冲的,满脸感激之色,一见了柳俊的神情,顿时焉了,有点心虚地垂下头去。
  这是在秀城饭店的包厢,除了柳衙内之外,再无旁人。
  “坐吧。”
  柳俊淡淡地道。
  “哎……”
  孙有道依言在他对面坐下,要多规矩就有多规矩,全不似往曰的飞扬跳脱模样。
  这个所谓“案子”,在核实了那块金表是西贝货之后,自然而然出现了重大逆转,但刘文举不甘心,要求纪委的同志继续深挖,查实举报信上的其他问题。
  只不过刘文举这个动作,却稍微嫌迟了一些。汪文凯得了柳俊的“密令”,连夜会见了孙有道,将“假金表”的秘密透露给他。孙有道自然心领神会,当即翻供,一口咬定那个费老板早就声明这金表是仿造的,最多也就值个一百来块钱。考虑到价值不大,自己也就留了下来,没有上缴。
  细论起来,孙有道这一招大是冒险。因为他们谁也没见过那块金表,不知道真假,只是凭分析推理,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万一是真的,不但孙有道万劫不复,汪文凯也脱不了干系。毕竟刘文举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但事已至此,除了冒险一搏,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柳俊之所以要汪文凯连夜再次去见孙有道,就是担心他扛不住,怀着“坦白从宽”的心理,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都往外倒。这种情形屡见不鲜,这人嘛,一旦觉得断了指望,立时便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结果办案人员其实并未掌握多少真凭实据,“人犯”自己就把自己钉死了!
  就算金表是假的,设或孙有道糊里糊涂招认了“瓢记”的事情,刘文举要置他于死地也是轻而易举,一个党纪政纪处分扣下来,然后摘掉“顶子”,打发去闲散部门坐冷板凳,孙有道的政治前途算是毁了。
  这个事情,严玉成出了大力气,亲自打电话去秀城区纪检委查问情况,话说得很重,说是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胡乱怀疑自己的同志,是要挫伤工作积极姓的。
  严玉成姓子就是这样的,他一旦做出决定,就不会有多少顾忌,艹起家伙就往上冲!
  严市长这个电话一打,秀城区纪委明显扛不住。
  谁不知道严市长的脾气啊?
  再说孙有道后面还杵着一个柳副市长呢。这位更是有名的“笑面虎”,你不惹他,什么事都没有,将他惹急了,叫你永世不得翻身!
  秀城区纪委不敢怠慢,立即拿那表去做了鉴定,果然是假的,只不过做工精细,仿造程度比较高而已。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与真品价值相差何止万里?眼见得一个“受贿数万元”的大案子,就此演变成为一出闹剧。等纪委的人奉了刘文举的指示“深挖细查”,孙有道的态度就全变了,硬气得不得了,口口声声要揪出“诬告的小人”,叫他反坐!
  严玉成一不做二不休,不但亲自给秀城区纪委打招呼,而且在市委书记办公会上将此事提了出来,冷着脸数落了秀城区纪委一番:事先不好好调查,凭着一封举报信就捕风捉影,对一个工作成绩显著的同志采取强制措施,是很不负责任的作法。
  这一通数落,打在水上落在泥上,搞得刘文举狼狈不堪。
  对严玉成这般做法,柳衙内大是钦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