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历前七年, 王翦、羌瘣平定赵地,始皇帝亲自到邯郸,将与他母家有仇怨的人全部活埋。
  ………
  刘彻想起自己即位后,因施政被大母所阻,开始微服出行。
  他让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在殿门等候,等到夜里过了十刻就微服出宫。
  一开始是晚上出去,第二天傍晚回宫;后来就变成带着五天的粮食出宫,需要去长信宫拜见太后的时候才回来。
  经常自称平阳侯,天亮就入山驰射鹿豕狐兔, 徒手搏击熊和罴, 在庄稼地里驰骋。
  引得百姓呼喊叫骂, 聚集在一起向鄠县和杜县的县令告状。
  当地县令派属吏前来喝止,刘彻就带着人跑了,但随从中有数骑被抓。
  被县令扣留的人暴露了刘彻的身份,南山下的百姓才知道是他经常微服出行。
  想到那段岁月, 刘彻难掩笑意。
  【朱元璋:民情与人性才是明君的必修课?】
  朱元璋怔然。
  此时他遍历声誉榜前九, 赫然发现这才是九帝的共同点, 甚至排在前列的皇帝,也多是如此。
  【秦念:你看声誉榜前列的那些皇帝,去掉几个有重臣辅政的幸运儿之外,其他人要么去过民间甚至长于民间,要么遭受过巨大挫折甚至面临过生死之危。】
  刘弗陵:“……”
  有霍光辅政的自己, 显然就是秦念所指的“幸运儿”。
  而刘病已就是既长于民间也面临过生死之危的明君。
  其实刘弗陵也想出宫去看看, 无奈他身体不好, 实在不宜出行。
  罢了,现在也挺好。
  朝臣有霍光,储君有刘病已。
  【朱元璋:的确如此,多谢秦皇相告。】
  此刻朱元璋终于明白,为何他延请名儒教导子嗣,诸皇子中却仅有几人成材。
  自己出身寒微,反倒强过自幼得到良好教育的子嗣们。
  原来竟是忘了教导他们民情与人性。
  诸侯王亦是王,这些为非作歹的藩王,不就是一个个昏君?
  【秦念:祖龙,公子公主在各级官学就学时,只需确保人身安全,应限制其他特权。】
  【秦念:比如可以自己换学校就读,但不能要求更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该通过普通人可以采取的正常途径解决,除非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才能求助于你修正制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