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隐藏身份入学。
  但考虑到帝制时代夺嫡的残酷性,秦念觉得这么做危险性太高。
  如果安排护卫,很容易被发现身份;如果不安排护卫,那就容易遭受刺杀。
  那还不如直接明牌入学。
  【嬴政:可。】
  看到秦念与朱元璋的对话,嬴政也明白自己对子嗣的教导有何不妥。
  安排博学的老师,赐御府之衣,中厩之宝马,入则赐食,出则乘舆——
  却唯独没有让他们经历挫折。
  故胡亥矫诏之时,扶苏竟然不怀疑诏书的真假,轻易自尽。
  其他子嗣被胡亥屠戮之时,也无一人有自保之力。
  六国余孽都能藏身民间,这些子女却只有自请殉葬的高得以保全子嗣。
  秦念言限制特权,就是欲要让他们经历挫折,了解民情与人性。
  【秦念:确定太子之后,其他人也依旧应该入学。作为宗室,他们必然衣食无忧,那就更应该学有所成,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享乐到死。倒也不必从政,工商百业都可尝试。】
  【嬴政:太子既定,其余人安然享乐有何不妥?】
  嬴政不解。
  大秦不会分封诸王,宗亲无需治政,为何还需要学有所成?
  何谓“为社会做贡献”?
  【秦念:只吃喝不做事,那是被圈养的猪羊,遇到危险连逃都不知道该往哪逃;自行觅食的野猪野羊警惕性更高,也熟知山林环境,生存能力比前者强太多。】
  【嬴政:!】
  嬴政心中大震。
  他的子嗣在胡亥的屠戮下无人逃脱,是因为被“圈养”之故?
  此时目光扫过诸子女,嬴政意识到六国余孽能藏身民间,这些子女却不能。
  因为纵然逃到民间,他们也没有生存的能力!
  让子女安然享乐,何尝不是一种惯子如杀子的做法?
  【嬴政:朕知道了,必会让他们皆学有所成。】
  大秦的公子公主们顿觉后背发凉。
  总觉得安逸的生活将一去不回。
  但看着那句“遇到危险连逃都不知道该往哪逃”,想到若无天幕,他们都会惨死在胡亥手中。
  “安逸”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
  【秦念:帝王对子女有着更高的容忍度,对兄弟姊妹则不然。为防从事各行业的宗室借身份特权牟取私利触犯国法,惹怒下一任帝王从而引来杀身之祸,秦法应当确立皇子皇女犯法与庶民同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