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的迷茫(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必时时参照那幅画像,容绒闭上眼,记忆里少年的轮廓便清晰如昨。
  眉峰的弧度、笑时微弯的眼尾、说话时轻抿的唇角,连耳尖那点不易察觉的淡粉,都能化作刻刀下精准的纹路。
  她总觉得,初见霍七时,自己并未多瞧几眼,甚至他离开后,那人的身影也鲜少在脑海中停留。
  可唯有握起刻刀时,所有细节都骤然鲜活。
  下刀修他鬓角的碎发,心尖会跟着颤一下,雕琢他衣领的褶皱,鼻腔竟泛起点酸意,越刻越慢,越慢越慌,指尖的木刺都比不上心口那阵钝痛。
  夜里的烛火晃得人眼晕,容绒伏在案前,对着半成型的木雕反复打磨。
  烛芯烧得噼啪响,蜡油顺着烛台往下淌,直到光晕渐渐暗下去,她才惊觉蜡烛已快燃尽。
  指尖的斜口刀还在无意识地动,忽然一阵刺痛传来。
  刀刃扎破了食指,鲜红的血珠滴落在木雕的衣袍上,像雪地里落了朵红梅。
  她慌忙抓过抹布去擦,可木缝早已吸尽了血色,只留下一片深浅不一的红,再也抹不去。
  木雕终于成型,只差最后上色。
  这是开工的第叁日,也是容绒终于敢直面心事的一日。
  那些莫名的失落、见不到时的怅然、刻刀落下时的心慌,原来都藏着一个名字。
  她不得不承认,或许是某个午后他递来的那杯热茶,或许是他看木雕时认真的眼神,让她悄悄动了心。
  可这份喜欢,又能如何呢?
  许是他生得好,家世又体面,动心本就是寻常事,不必太过当真。
  更遑论,这尊木雕,本就是为另一位喜欢他的女子所刻。
  薛婉儿一身绫罗,言谈间尽是贵气,想来霍七在京城的家世,也绝非她这个小县城的木雕匠人能企及。
  正如薛婉儿轻描淡写所说的“云泥之别”,她与霍七,从来就不在一个世界。
  薛婉儿和他,才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第五日清晨,容绒抱着装木雕的木盒去了茶楼,原是约定好薛婉儿来验货,可从晨光熹微等到日头偏西,也没见着人影。
  直到傍晚,茶楼的书衡大哥谈完生意回来,才告知她。
  薛婉儿昨日就回了京城,只留话让她把木雕送到薛府,再拿剩余的尾金。
  鳞州县到京城不算远,步行两日也能到,坐马车半日便够。
  可木雕虽小,却经不起磕碰,容绒用软布裹了一层又一层,再垫上晒干的稻壳,确认木盒里听不到半点声响,才小心翼翼地抱上车。
  马车颠簸着驶出县城,容绒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
  起初是雀跃的,京城是什么样的?
  会不会在街上偶遇霍七?
  一想到可能与他擦肩而过,指尖就忍不住发烫,心跳快得像要撞开胸膛。
  可转念一想,又怕极了遇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