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难不成还有别的保留了君主头衔的制度?虽然似乎那有着君主头衔的人也只是虚名,并不再享有实权了。
  但哪怕是那样似乎也比他们彻底沦为普通人要好得多,历史上的傀儡皇帝们过得也远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只是显然听那天幕的口风,这项制度并未成功,最终皇帝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所以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百姓反对?
  可按理来讲“大唐”大多都是明君,应当很受百姓们支持才是啊!
  就在武皇思索之间,天幕却告诉了她一个她未曾预料到的理由。
  【其实当时保留李唐皇室君主头衔的呼声挺高的,甚至连民间都有百分之七十的民众支持,用他们的话来讲便是安乐大帝实在带给他们百姓太多,没有安乐大帝就没有他们如今的好生活。】
  【而李唐的皇帝也不是像前朝那般出现了无道昏君,欺压百姓,他们几乎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哪怕某个皇帝在政事上没有多大的建树,但至少也没有作恶。】
  【李唐王朝走到尽头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什么农民活不下去,所以起义这样的原因,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彻底进入到了工业时代,大资本家出现并且试图争夺更多的政治资源,再加上百姓受教育程度提高,思想逐渐开化,对这个社会,对国家的发展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那时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开始寻找政治制度的新模式,他们很快便发现了古罗马曾经的民主制度以及华夏家天下出现前的禅让制度。】
  【思想家、政治家将那些制度经过一番改良后,民主选举制度初步成型。他们开始呼吁民主,呼吁让各个阶层的人都一同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之中,进行民主选举投票,而不是再仅听命于皇帝的独断专行。】
  【而当时的李唐皇室也都是识时务之人,知道如今的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他们如果拒绝的话下场恐怕会更加的凄惨。】
  【毕竟识时务的话百姓们还会顾念旧情给他们体面,不识时务的话那说不定就跟前朝那些末代皇帝一般死在了某次动乱之中。】
  【见到当时的皇帝和皇室成员都那般配合时,当时的百姓们反倒又产生了愧疚之情,便提议要不然继续保留他们的君主头衔,只是不再有实权。】
  【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可想而知为什么这个提议会得到那么多的百姓支持,就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时,当时的皇帝却是拿出了一封安乐大帝留下来的遗旨。】
  【遗旨上明明白白写着,“当社会发展到不需要皇帝时,请毫不犹豫地抛弃它。让皇帝和皇室这种落后产物被毫不留情扫到垃圾堆中就是。李唐皇室决不当拖时代后腿的腐朽之物。”】
  【这封遗旨一出,可谓是惊呆了全天下的人。安乐大帝不仅早就料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而且还提前留下了遗旨,不给自己的家族谋私,而是让天下人不要犹豫地去拥护新时代。】
  第78章
  此刻,哪怕是淡定如同武皇也愣在了原地。
  她对未来再没有了皇帝有过许多的猜测,以为是末代帝王太过昏庸,百姓也如同前朝那般索性将其推翻。
  同时因为百姓受教育后心智开化,野心攀升,不再愿意一个人只因为血缘高贵就能成为皇帝,统治整个天下。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最后竟会是李云乐提前留下了遗旨主动放弃了皇帝的头衔,这可真是……无私啊!
  朝臣们也是震惊不已,这几百年来皇位本质上也是上层几家换着坐那皇位,他们从不认为有哪家能真正坐稳这江山千秋万代。
  甚至他们还想过如果有合适的契机,是不是他们自己家也有机会成为这天下的主人?
  当然哪怕皇帝重新换人且并不是他们家,那也无所谓,反正他们这些大家族几乎都当过好几代王朝的朝臣了。
  哪怕李云乐在未来推广科举,但他们总归还掌握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只要族中子弟努力一些,也不至于真的被那些寒门子弟给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可怎么突然就没了皇帝了呢?而且还是李云乐主动要求的,她该不会是不想让其他家族取代他们李唐成为天下新的主人所以直接干脆取消皇帝吧!
  要真是这样的话,她这也太拼了!
  不过皇室都没了?他们这些世家还能继续当人上人统御天下吗?该不会他们这些家族也被取缔了吧?
  不会的,不会的,哪怕没了皇帝,但总要有管理天下的人和政府组织,说不准他们家族还能更进一步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