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3)
“做完这一切后,朕相信他们的安全大概率没有生命危险。当然人有旦夕祸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意外。但如果他就是该死,那么他大概率不管在哪都得死。最终能够登上皇位的人都是有一些运气在身的,如果那人在上位之前因为意外而死,也就证明他没有成为皇帝的运势,也不必可惜。”】
【安乐大帝都如此说了,朝臣们自然也没必要说什么。况且当时的李唐皇室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都挺能生的,从来没有某些王朝到了末年之时人丁凋敝的现象,宗室里挑一挑总是不缺继承人的。】
【之后两百多年里的发展也一如他们所料那般,虽然这项选择储君的方式的确有一些小意外,比如政绩突出的候选人意外死亡什么的,但是因为当时的唐从不缺皇亲宗室,所以皇位都安然过度了。】
【而且这种方式选出来的皇帝虽不敢说各个都是华夏前列的顶级帝王,但至少能保证他们能力的下限,那什么晋朝的傻子皇帝什么的绝不可能发生。也因此唐朝帝王的平均水准应当算是整个封建时代王朝最高的,以至于到了唐王朝末年之时还有那么多的保皇党,不少人都赞成继续保留李家皇室君主的头衔。】
李云乐在听见大唐皇帝平均水平是最高的时,心中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她知道唐初之后那些唐朝皇帝的抽象程度。
汉、唐两朝虽然常常并列被誉为华夏封建时代最强盛的两个朝代,但大汉是大部分皇帝都比较优秀,只有末年时出现了几个昏君。但唐则主要是唐初的皇帝太猛,后来的皇帝都是在吃唐初时的老本,可谓是上限高下限也极低。
李云乐并不是想和汉朝比较,但封建时代的皇帝好坏实在是太影响当时百姓的生活,她自然不能视而不见。
如果她能提高之后继位的皇帝们的素质,接下来的百年里,百姓们的生活才能过得更好。
只是天幕的最后一段话,还是不禁让她心中咯噔了一下。
的确,有道明君才是封建制度消亡的最大障碍,她这么一搞不会反倒延长了封建制度的寿命吧?
还有那君主立宪制在她看来更加是个笑话,反正上辈子她就对欧洲那些所谓的皇室很是无语。
皇室们花着纳税人的钱,住着豪华宫殿,每年只需要作为吉祥物出席一些典礼。
然而就是这么轻松的工作,都还有一堆人在那抱屈,言语间都是“我虽然享受着锦衣玉食,但是没有自由,过得并不快乐”。
要她说真那么不快乐,那他们可以选择脱离皇室直接退位啊!然而怎么就一面拒绝出公务,一边又要继续要求皇室的待遇呢?
所以李云乐本人是极其反对君主立宪制的,更是不愿意华夏百姓几百年后辛辛苦苦交税还要供养一堆皇室蛀虫。
不过听那天幕所言,应当只是有人支持君主立宪,但最终没能成功吧?
要真成了,李云乐觉得自己功德都要减上几分了。
朝臣们也瞬间放宽了心,毕竟有血缘关系的李云乐都如此豁达,他们这些外人又何必操心呢?
更何况天幕不也说了吗?之后的几百年也没出什么大事,而且皇帝的质量比汉代还高!
他们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两汉的数位皇帝,那汉朝的皇帝人品虽然堪忧,但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政治生物,特别是西汉刚开国时,那可真是接连出了六代明君啊!
甚至西汉被王莽篡位夺权后,还有刘秀这样的远房宗室子弟重新夺回江山。
而他们大唐的历代帝王能比两汉还强上数分!
一瞬间朝臣们都激动了起来,再也不去纠结这样的继承方式安不安全。
反正他们都是臣子,给谁打工不是打工?能在明君手下工作总好过给昏君打工。
武皇也很是惊喜,虽然天幕讲述的是原本所谓“大唐”的未来。
但在她看来,这也会是她大周的未来。
毕竟不管是周还是唐,未来御座上坐着的都是她的后代,不过是名号上的差别罢了。
如果接下来历代帝王都算得上是明君,那她的大周自然稳如泰山。
不过什么是君主立宪?
可没记错的话,天幕之前就提到过未来不再有皇帝,“唐”会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返回顶部↑
【安乐大帝都如此说了,朝臣们自然也没必要说什么。况且当时的李唐皇室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都挺能生的,从来没有某些王朝到了末年之时人丁凋敝的现象,宗室里挑一挑总是不缺继承人的。】
【之后两百多年里的发展也一如他们所料那般,虽然这项选择储君的方式的确有一些小意外,比如政绩突出的候选人意外死亡什么的,但是因为当时的唐从不缺皇亲宗室,所以皇位都安然过度了。】
【而且这种方式选出来的皇帝虽不敢说各个都是华夏前列的顶级帝王,但至少能保证他们能力的下限,那什么晋朝的傻子皇帝什么的绝不可能发生。也因此唐朝帝王的平均水准应当算是整个封建时代王朝最高的,以至于到了唐王朝末年之时还有那么多的保皇党,不少人都赞成继续保留李家皇室君主的头衔。】
李云乐在听见大唐皇帝平均水平是最高的时,心中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她知道唐初之后那些唐朝皇帝的抽象程度。
汉、唐两朝虽然常常并列被誉为华夏封建时代最强盛的两个朝代,但大汉是大部分皇帝都比较优秀,只有末年时出现了几个昏君。但唐则主要是唐初的皇帝太猛,后来的皇帝都是在吃唐初时的老本,可谓是上限高下限也极低。
李云乐并不是想和汉朝比较,但封建时代的皇帝好坏实在是太影响当时百姓的生活,她自然不能视而不见。
如果她能提高之后继位的皇帝们的素质,接下来的百年里,百姓们的生活才能过得更好。
只是天幕的最后一段话,还是不禁让她心中咯噔了一下。
的确,有道明君才是封建制度消亡的最大障碍,她这么一搞不会反倒延长了封建制度的寿命吧?
还有那君主立宪制在她看来更加是个笑话,反正上辈子她就对欧洲那些所谓的皇室很是无语。
皇室们花着纳税人的钱,住着豪华宫殿,每年只需要作为吉祥物出席一些典礼。
然而就是这么轻松的工作,都还有一堆人在那抱屈,言语间都是“我虽然享受着锦衣玉食,但是没有自由,过得并不快乐”。
要她说真那么不快乐,那他们可以选择脱离皇室直接退位啊!然而怎么就一面拒绝出公务,一边又要继续要求皇室的待遇呢?
所以李云乐本人是极其反对君主立宪制的,更是不愿意华夏百姓几百年后辛辛苦苦交税还要供养一堆皇室蛀虫。
不过听那天幕所言,应当只是有人支持君主立宪,但最终没能成功吧?
要真成了,李云乐觉得自己功德都要减上几分了。
朝臣们也瞬间放宽了心,毕竟有血缘关系的李云乐都如此豁达,他们这些外人又何必操心呢?
更何况天幕不也说了吗?之后的几百年也没出什么大事,而且皇帝的质量比汉代还高!
他们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两汉的数位皇帝,那汉朝的皇帝人品虽然堪忧,但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政治生物,特别是西汉刚开国时,那可真是接连出了六代明君啊!
甚至西汉被王莽篡位夺权后,还有刘秀这样的远房宗室子弟重新夺回江山。
而他们大唐的历代帝王能比两汉还强上数分!
一瞬间朝臣们都激动了起来,再也不去纠结这样的继承方式安不安全。
反正他们都是臣子,给谁打工不是打工?能在明君手下工作总好过给昏君打工。
武皇也很是惊喜,虽然天幕讲述的是原本所谓“大唐”的未来。
但在她看来,这也会是她大周的未来。
毕竟不管是周还是唐,未来御座上坐着的都是她的后代,不过是名号上的差别罢了。
如果接下来历代帝王都算得上是明君,那她的大周自然稳如泰山。
不过什么是君主立宪?
可没记错的话,天幕之前就提到过未来不再有皇帝,“唐”会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