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先前……可说过什么?”成之染问道。
  “不曾说什么……”曹妻抽噎着摇头,忽而想到了什么,道,“倒是曾提起,殿下赐他那匹明光锦,他感激不尽。”
  成之染握紧了她的手,留下主簿裴子初在曹家帮衬,好生将曹方遂厚葬。
  踏出府门时,雪地里马蹄凌乱。成之染盯着金陵的方向,眼底已冷若寒冰。
  第406章 疑窦
  正福殿。
  御案前,成昭远把玩着青玉镇纸,指节在雕刻的夔龙上摩挲。窗外雪簇扑簌簌落着,轻响混入炭火氤氲的热气,旋即消弭于无形。
  他盯着前来禀报的右卫将军袁攸之,喉间挤出的话仿佛裹着冰碴:“你说他醉酒坠马?他大半辈子活在马背上,会醉酒坠马?”
  袁攸之后颈凝着冷汗:“陛下,军中都看了,确实如此。”
  青玉镇纸被狠狠扔在案上,砸中笔杆骨碌碌滚到边缘。成昭远忽而想起数日前召见曹方遂,那人笔直地跪在北风中,彼时的犹疑和沉默,如今看来无疑是拒绝。
  他不由得冷笑出声:“不堪大用。”
  袁攸之稍稍抬头,瞥见皇帝斜倚着凭几,眸光沉沉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他听到皇帝问道:“长公主可说了些什么?”
  袁攸之答道:“长公主前去吊唁,命人将曹将军厚葬。”
  火盆中的银霜炭已烧成灰烬,成昭远拨弄着侧壁铜环,指腹冷不丁被烫了一下。他捻了捻手指,嗤笑一声,道:“如此忠义之士,该重赏才是。”
  袁攸之正要说什么,却见皇帝摆了摆手,似是思忖道:“也不知长公主会如何追赏。”
  成昭远并没有等多久。次日萧群玉呈上散骑省代拟的草诏,诏书上笔墨未干,幽幽地散着墨香。
  “可赠骁骑将军、丰乐亭侯,谥曰忠。”
  成昭远盯着案上追封诏书,认出这是成之染的笔迹,“忠”字的最后一点力透纸背,几乎将黄纸划破。
  “长公主有心了。”他命人将玉玺取来,亲手按下大印,朱砂在纸上洇开血珠似的红点。
  角落里漏刻滴答轻响,炭火在盆中毕毕剥剥,大殿中落针可闻。
  下首萧群玉抬头欲言,冷不丁瞥见皇帝眼底幽光。她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眸。
  成昭远望着双耳熏炉冒出的青烟,忽而道:“听说长公主赏了曹家二十斛珍珠?”
  萧群玉躬身答道:“曹将军仗义疏财,体恤士卒,以至于家无余财,因此长公主褒赏。”
  成昭远突然轻笑出声,端起案上的茶盏,掀开盏盖时,凝成的水珠滚落茶汤中。他思忖一番,吩咐近旁的内侍:“东夷进贡的红参,挑两支上品,劳烦萧侍郎给长公主府送去。”
  内侍不由得惊诧,皇帝已经许久没有与长公主往来了,眼下却是稀罕事。他垂眸领命,从萧群玉身旁越过时,瞥见对方平静的眸子里泛起波光。
  青灰天幕里暮色氤氲,沙沙细雪落在东篱门衔穗的铜雀上,积出一层薄薄的绵絮。
  东府门前还挂着两只素绢灯笼,昏黄的微光晕开,映出绉纱似的雪幕。府吏将萧群玉领到沧海堂,沿路的灯盏渐次亮起,她望见堂外盛放的梅树如同珊瑚枝。
  堂中有客人。
  太平长公主交接宾客,整日里门庭若市,眼下时辰虽不早,萧群玉也不意外。她打算在堂外等候,府吏道:“长公主已有吩咐,侍郎请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