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3)
顾月霖少见地没辙了,蹲下与随风平视,“要跟我出去玩儿?”
随风委屈吧啦地瞧着他。
顾月霖叹了口气,揉了揉它的背,“成,走。”
超过三个字的话,随风不明白,三两个字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它却能悟到意思,闻言立刻神采飞扬,毛很长的大尾巴欢快地甩起来。
因为这个小家伙,兄妹两个改策马为坐马车,顾月霖带上一条绳索,免得随风吓到谁。
车夫抓紧赶路,到了暖玉阁门前,随分乖乖地被系上绳索,颠儿颠儿地跟在顾月霖身侧。
梁掌柜、何氏见到特殊的小客人随风,俱是满心欢喜,请它和顾月霖到书房,何氏赶去厨房,给小家伙现做些吃食。
顾月霖落座后,随风板板正正坐在他身侧,小门神似的。
梁掌柜大乐,“真招人喜欢。”
“明年我得问问监考的人,能不能带它进贡院。”顾月霖开玩笑。
顾公子和傻儿子的趣事,梁掌柜去竹园时没少听,这会儿委实笑了一场,道:“回头我找懂门路的人讨教几招,您得让随风明白,一些常说的话、常有的举动是什么意思,慢慢让它养成一些习惯,这样它就不会怕您出门了。”
顾月霖欣然接受:“好法子,你多费心。”
君若那边,先去见了长宁,喝了两口茶,直说了来意。
“你有心了,多谢。”长宁笑容里有着真切的暖意,“我开罪的人不少,像大长公主那样分量的人,想忘也忘不掉,先前却没想到她这样沉不住气,四处败坏皇室的名声。”顿了顿,有些困惑地望着君若,“真可怕,人老了都会变得那样不知所谓么?”
“哪儿啊。”君若笑靥如花,“有些人打年轻的时候就是十足的二世祖、混不吝,比如我的生身父母。人到底还是要看心性,好些人越是年老越是睿智通透。”
有侍女奉上果馔美酒,长宁摆手遣了人,亲自斟了两杯酒,“今年托月霖的福,我有精气神儿做些事情,这酒是我酿的,后劲儿足,你尝尝合不合口。”
君若喝了一口,感觉入口甘醇,入喉之后,却似燃起了小火苗,带着烫热入腹。猫儿似的大眼睛微微睁大,又眯了眯,“好,这酒很好呢。”
长宁神色愈发柔和,毫不掩饰对面前女孩子的喜爱之情,“酿了不少,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跟你哥哥一起喝。”
“好。”
带着十坛美酒离开长公主府,君若一刻不停地去了什刹海。
沈夫人原本正在看戏,听说儿子的异姓妹妹来了,忙亲自迎到垂花门外,一起去了正房的暖阁,“我受不了终日穿那么厚实,偏又不是习武之人,总是未入冬就生火,天越冷室内越暖和,真怕你不习惯。”
“不能够。”君若笑道,“您肯定不爱去长公主府。”
沈夫人坦率地道:“那也是个冷热都不怕的,常年住水榭,夏冬两季只在待客之处放冰生火,我可受不了,总是请她过来。”
落座后,沈夫人唤人取来干果水果和热茶,又亲手给君若剥了一个桔子,递给君若。
君若心里暖暖的,笑得甜甜的,被长辈这样照顾的时候,都会这样。
“瞧着你,我就会后悔,当初怎么不再生个孩子,万一是女儿呢?更后悔没早些去竹园,那样一来,也能和蒋夫人争一争。”
“认不认都是一样的,我和星予哥哥也是兄妹。”
“说的是。”
说了会儿闲话,君若道明前来的初衷,末了道:“先前是想着,大长公主会在儿子任上寿终正寝,毕竟也六十来岁了,轻易不会长途跋涉,却不想,人算不如天算。”
“朱家那丫头想嫁给星予?”沈夫人微微挑眉,“那我儿子不就是好好儿的白菜被猪拱了么?” ↑返回顶部↑
随风委屈吧啦地瞧着他。
顾月霖叹了口气,揉了揉它的背,“成,走。”
超过三个字的话,随风不明白,三两个字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它却能悟到意思,闻言立刻神采飞扬,毛很长的大尾巴欢快地甩起来。
因为这个小家伙,兄妹两个改策马为坐马车,顾月霖带上一条绳索,免得随风吓到谁。
车夫抓紧赶路,到了暖玉阁门前,随分乖乖地被系上绳索,颠儿颠儿地跟在顾月霖身侧。
梁掌柜、何氏见到特殊的小客人随风,俱是满心欢喜,请它和顾月霖到书房,何氏赶去厨房,给小家伙现做些吃食。
顾月霖落座后,随风板板正正坐在他身侧,小门神似的。
梁掌柜大乐,“真招人喜欢。”
“明年我得问问监考的人,能不能带它进贡院。”顾月霖开玩笑。
顾公子和傻儿子的趣事,梁掌柜去竹园时没少听,这会儿委实笑了一场,道:“回头我找懂门路的人讨教几招,您得让随风明白,一些常说的话、常有的举动是什么意思,慢慢让它养成一些习惯,这样它就不会怕您出门了。”
顾月霖欣然接受:“好法子,你多费心。”
君若那边,先去见了长宁,喝了两口茶,直说了来意。
“你有心了,多谢。”长宁笑容里有着真切的暖意,“我开罪的人不少,像大长公主那样分量的人,想忘也忘不掉,先前却没想到她这样沉不住气,四处败坏皇室的名声。”顿了顿,有些困惑地望着君若,“真可怕,人老了都会变得那样不知所谓么?”
“哪儿啊。”君若笑靥如花,“有些人打年轻的时候就是十足的二世祖、混不吝,比如我的生身父母。人到底还是要看心性,好些人越是年老越是睿智通透。”
有侍女奉上果馔美酒,长宁摆手遣了人,亲自斟了两杯酒,“今年托月霖的福,我有精气神儿做些事情,这酒是我酿的,后劲儿足,你尝尝合不合口。”
君若喝了一口,感觉入口甘醇,入喉之后,却似燃起了小火苗,带着烫热入腹。猫儿似的大眼睛微微睁大,又眯了眯,“好,这酒很好呢。”
长宁神色愈发柔和,毫不掩饰对面前女孩子的喜爱之情,“酿了不少,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跟你哥哥一起喝。”
“好。”
带着十坛美酒离开长公主府,君若一刻不停地去了什刹海。
沈夫人原本正在看戏,听说儿子的异姓妹妹来了,忙亲自迎到垂花门外,一起去了正房的暖阁,“我受不了终日穿那么厚实,偏又不是习武之人,总是未入冬就生火,天越冷室内越暖和,真怕你不习惯。”
“不能够。”君若笑道,“您肯定不爱去长公主府。”
沈夫人坦率地道:“那也是个冷热都不怕的,常年住水榭,夏冬两季只在待客之处放冰生火,我可受不了,总是请她过来。”
落座后,沈夫人唤人取来干果水果和热茶,又亲手给君若剥了一个桔子,递给君若。
君若心里暖暖的,笑得甜甜的,被长辈这样照顾的时候,都会这样。
“瞧着你,我就会后悔,当初怎么不再生个孩子,万一是女儿呢?更后悔没早些去竹园,那样一来,也能和蒋夫人争一争。”
“认不认都是一样的,我和星予哥哥也是兄妹。”
“说的是。”
说了会儿闲话,君若道明前来的初衷,末了道:“先前是想着,大长公主会在儿子任上寿终正寝,毕竟也六十来岁了,轻易不会长途跋涉,却不想,人算不如天算。”
“朱家那丫头想嫁给星予?”沈夫人微微挑眉,“那我儿子不就是好好儿的白菜被猪拱了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