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辟珠记 第1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丑还不开门!你这腌臜愚蠢的田舍奴!狗彘不如的乞索儿!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吝啬鬼!你爷娘在时都得给我跪下喊祖奶,你竟然忤逆我的祝由术。不把那些麦粉丢弃掩埋,七日之内,你家必遭夜叉鬼上门,全家人被恶鬼附体折磨,手足溃烂狂叫而亡!到时候你求神拜佛也来不及了!”
  句句不堪入耳,杨行简摇头叹气。宝珠极少遇见市井田间的人骂街,津津有味地听了半晌。
  听到那铿锵有力的嗓音,韦训眨了眨眼,道:“应该就是这儿了。”
  众人顺着骂声寻过去,只见一名身材高大的女子,头戴逍遥巾,身穿五彩斑斓缝着野鸡毛的奇怪裙子,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朝紧闭的庭院内抛洒纸钱。
  这身花哨行头是女巫行祝由术时的装扮,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治病向来是巫医并行,谓之“毉”。看来这位师伯习惯以女巫的身份行医。
  她白发如银,没有一根黑发。面容看起来与拓跋三娘年纪相仿,嗓音却如同年轻女子一般洪亮,令人很难判断她究竟多大岁数。不管她如何咒骂拍门,那农家始终不敢吭声。
  韦训叉手一拱,朗声打招呼:“师伯。”
  周青阳回首一瞧,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一番:“咦?小病猫子长这么高了,怎么还没死?”
  宝珠听她说话极晦气,心下恼火,只是想到此人可能有救治韦训的医术,强行压着火气。
  韦训上前道:“求师伯瞧瞧,能不能再拖延一阵。”
  周青阳回头朝门板踹了一脚,看起来暂时放弃了,转身大步流星走了。宝珠这才发现,她裙下有一只脚是木头义肢,竟是个瘸子。
  几人随着周青阳来到村外的一座小院前,推开门,只见院内荒草丛生,几近没膝。一头大青驴正埋首其中,悠然啃食。院子角落里,歪着一尊半人多高的大丹炉,上面锈迹斑斑,爬满了蛛网。宝珠往里瞅了一眼,发现丹炉底部豁开一个大洞。
  十三郎入门晚,是第一次见周青阳,之前只在同门口中提起过,他好奇地问:“师伯,那家人怎么得罪你了,值得撒纸钱咒骂?”
  周青阳恶狠狠地道:“那啖狗屎的吝啬鬼,我跟他说过麦子生霉长角不能吃,他舍不得扔,磨成麦粉了。等吃下去,全家都得烂手烂脚。”
  她打开家门,满室乱七八糟,数不清的药草与行祝由术的纸人纸马堆在一起,东倒西歪。周青阳进门解下鸡毛裙,随手扔到杂物堆上,里面是一身脏兮兮的褐色道袍。
  她在胡床上落座,招手示意韦训坐到对面。韦训伸出胳膊,却不肯撸起袖子,周青阳也不勉强,隔着布料一边切脉,一边打量韦训。片刻后,她一本正经地道:
  “是喜脉!有五六个月大了。”
  宝珠与杨行简对视一眼,脸上都是欲言又止的嫌弃神态。心想怪不得打听不到她的名声,感情连阴阳乾坤都分不清。
  韦训倒也不恼,无奈地说:“师侄在下圭县看过病,人家说我宫寒,生不出了。”
  周青阳幸灾乐祸地道:“那是庸医!孩子确实生不出,可你这肚子里邪念不少啊。蠢蠢欲动,心怀鬼胎,不知哪天憋不住就生出来了。”
  韦训听懂了她话中暗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抽回胳膊站起身,对满头雾水的宝珠等人说:“你们先出去逛逛,别走远了。”
  宝珠皱着眉头道:“又是师门秘术,不方便让外人旁观?”
  韦训点了点头,张开手臂,半哄半轰将同伴们推出去,然后紧紧关上了门。
  他清楚这位师伯医术神妙,只需望闻问切中的一样,就能断人生死。周青阳通过脉象探知他隐秘的心思,就好似透过清澈溪水看水底的鱼,根本藏不住。
  “你怎么知道这‘鬼胎’有五六个月了?”
  周青阳扬手示意他靠近,迅速揪下他一根头发,拿在手中晃了晃,说道:“这发质最近一截有大变化,吃得好了,心里快活。突然开了窍,日思夜想都是那件事,你这年纪,再正常不过。你师伯我日过的人都生玄孙了,还能看不出你小子心里有什么鬼主意?”
  韦训默然不语。
  周青阳又道:“最近一个月,不知道你作什么死,劳伤过甚,病情迅速恶化。看过别的庸医,吃了猛药,克化不动,再来找我干什么?东西是好东西,只不过是给濒死之人从阎王那偷一盏茶时间,留遗言用的,跟你的病不对症,越吃心里越燥。”
  她向地上瞅了一眼,接着道:“末梢已僵木,病入膏肓,没救了。”
  韦训这才察觉,周青阳在桌下悄悄用木肢踩着他的靴头,症状如她所说,自己毫无感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