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瞧着那一担担装的满满当当,饱满滚圆的稻穗,众人再也按耐不住,一涌上前,激动询问道:“大人,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只要在田里养鱼就可以了吗?此法我们是否可以效仿?”
  众人七嘴八舌,都急迫地想从江璟云口中知道确切答案。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为防慌乱间发生踩踏,江璟云不得不站出来,示意躁动的百姓安静下来:“此法叫稻田养鱼,因只是初次尝试,所以当初未曾告知大家。”
  “所幸,结果不负所望,今日收获颇丰。”
  “关于稻田养殖的具体方法,稍后县衙会整理出来,届时会统一传授下去,大家只需静心等待便可。”
  百姓听闻,俱是激动万分。
  更有甚者,直接跪拜在地,感激地连声称赞:“大人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您的大恩大德,草民永生难忘,请受草民一拜。”说完,就重重地给江璟云连磕三个响头。
  其余人见状,也跟着跪下叩首。
  江璟云连忙上前,将最前面的半百老人扶起,“在其位,谋其事,不过职责所在,诸位不必如此。”
  “我们这些村野莽夫,只会下地种田,不晓得您那些大道理,”老人擦擦眼角的眼泪,一脸诚恳道,“但我们心里清楚,大人您是位好官。”
  福县苦粮食久矣。
  自新县令上任后,一桩桩,一件件,做的全是解决民生的好事,能有这样一心为民的父母官,也不知是福县几代人修来的福气。
  一眼望不到头的苦日子,终于迎来终结。
  何其幸也!
  第79章
  “大人,有南方来信。”
  下午,散值回来的人刚踏进家门,就有家仆来禀。
  “估计是应星那孩子,将信呈上来吧。”捏捏紧蹙的眉心,一脸疲惫的赵学士展开书信,直接略过开头那百来字无用的问候语,只看后面的正文。
  信中,江璟云简单说明福县的现况,以及自赴任后,针对县内实际情况,实行的一系列措施,看的赵学士连连点头称赞:“就算困于浅滩,有才之人一样能过得如鱼得水。”
  “只是……”继续往下看,赵学士不禁蹙眉,“似乎仍有不少拦路石。”
  江璟云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在信的末尾,老老实实交待自己现在的困境,以及向老师求助的内容,其中语气之诚恳,仿佛人就站在赵学士面前,正眼巴巴地祈求他能出手相助。
  赵学士手里拿着信,一脸似笑非笑:“这脸皮倒是越发的厚,都使唤起我来了。”
  话虽如此,伺候的家仆却未在主子的脸上瞧出半分不满,反倒从语气中,探查到一丝纵容和愉悦。
  果不其然,随后就听到上头问道:“随信的带回来的东西在哪呢,都拿上来,让我瞧瞧。”
  仆从领命下去。
  三日后,乾清宫内。
  老皇帝扬扬手中的奏折,不满地抱怨:“每日上奏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难道朕偌大的天下,就没有一两件新鲜事发生?”
  今日,正巧是赵学士殿内当值。
  见皇帝如此说,他接话道:“新鲜事没有,新鲜物件的话,臣这倒是有一样,不知陛下可有兴趣一观?”
  “哦,是什么?”皇帝饶有兴致的问道,批奏折累得慌,他正好休息一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