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6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之前会议室内,与会众人,并无太多人认出吴桐。但是,这会儿说起吴桐数学上的成就,那就瞬间与坐众人都不陌生了。他们也基本是首次将那些成就所代表的吴桐,与真正的吴桐本人画上等号,有了直观印象。
  只是,毕竟,吴桐那些成就都是数学上的卓绝,虽然大家都明白,如吴桐那样的顶尖数学学者,如果转入应用领域,有极大可能。或者说必定能带来大的进步惊喜,但是听明白褚恒元后面话里代表的内容,一众人饶是大多都到了波澜不惊的地位依然为那所代表的内容而震惊失色。
  “超导材料有突破了?具体是什么突破,目前能做到什么样的临界表现?”与会人员中,有执着于技术进步的耿直科研人员,着急的直接询问出声!
  褚恒元把询问的目光看向吴桐,这样的专业问题,需要吴总亲自给予回应。
  褚恒元褚部把台子给她搭建起来,吴桐自然不会拖后腿,当即沉声给出明确回应:“常温常压,202k,已形成可实用导线。”这是给予初次超导材料研发基础上,她们后期有更进一步的成果。
  这几个数据一出,在做聚变人,都明白这些代表什么。聚变反应,当温度足够高时,电子会飞离原子核,这就是等离子体。如果加上磁场,所有带电粒子都会围绕磁力线运动——有了磁场,粒子就被约束住了,磁场越强,约束力就越强。
  突破性的超导材料,也就代表着,他们可以突破目前的瓶颈限制,拥有更大可控磁场的基础。
  这样的材料数据,是生生拉开世界水平不知多少条街,能被拿出来在这里说出来,必定是经过验证,切实存在的数据。
  转念间,与会人员都不由得万分动容,无外乎,上面下了那么大的本钱,支持这位年轻过分,对他们来说,都能称之为娃娃的年轻学者,立项这样诺大的项目,这一份超导材料的进步,就生生甩开了他们很多聚变团队,不知多少年的积累和努力!
  吴桐天才之名,果然不凡!
  顶尖数学学者转入应用领域的突破,真得是让人佩服!有这样的成果打底,没人再追究吴桐的年龄!
  数十年的埋头苦研,不如灵光一现,做科研的,谁不明白才能的重要性。经验只不过是无法突破的熟练积累,真正能突破,谁不想突破进步!
  “下面,我将本次会议主导交由吴总发言,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聚拢大家为本次聚变项目,金乌工程,定下章程!”成功将吴桐引出,褚恒元就消减了自己的存在感,直接在吴桐手边落座,将会议的重心转交到吴桐身上,而他,则是做上面支持的代表,为吴桐保驾护航,坐镇会议。
  随着褚恒元的话音落下,与会人员不由把目光,转而紧紧盯在吴桐身上,他们虽然是受上面的调遣前来参与项目,但是如果吴桐不能拿出真本事,让他们心服口服,想让他们燃烧自己,给吴桐做嫁衣,铸就吴桐的名声,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吴桐没有真正在聚变领域的真本事,就不要怪他们掀桌子抗议。
  相反,若是吴桐拿出来了真本事,让他们心服口服,他们心甘情愿给吴桐打下手,废寝忘食、堵上他们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
  他们聚变人,就是这么较真!
  这其中,唯有陆骁目光是带着真正的期待和先知先觉的笑意,吴总亲自下手的项目,他很看好,也做好了见证奇迹的准备!
  第416章
  肯定
  重大场合,吴桐自然不会让自己掉链子,调整了下话筒,吴桐当即沉声开口:“可控核聚变领域,大家都是我的前辈,可控核聚变的优势,我只在这里简单为大家阐述,抛砖引玉。”这是她对在做聚变人,孜孜不倦努力,为了国内聚变事业进步的尊重。
  对于业界先行者,吴桐历来,都是报以尊重敬重的态度,她的进步和研发,很多不乏都是建立在先辈们奠定的基础上。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告诉我们,哪怕只有一点点质量,只要引发原子核级别的反应,瞬间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因为尽管质量只有一克,但乘以光速的平方,能量就非常巨大。这就是太阳可以稳定燃烧几十亿年的原理,也是浩瀚宇宙中大部分恒星发光发热的原因。
  核聚变则具有固有安全性,即永远都是安全的。
  根据核聚变的原理,首先是要把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加热到上亿度,这要保持住非常难,但要停下来很容易。而它的产物只有氦气和中子——氦气本来就是干净的,而中子我们用水就可以将其吸收,其能量会让水变成蒸气,用来发电。
  所以,核聚变设施不释放二氧化碳,也没有长寿命放射性元素,是甚至可以建在城市中心,清洁且高性价比的优势能源。
  作为聚变人,大家种太阳,最重要的另一个因素,肯定是核聚变的另一个优势是资源无限。
  一升海水可以提取0.03克氘,释放的能量高于340升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全世界海水里有40万吨氘——可供人类使用100亿年,比太阳和地球的寿命都长。
  而且,核聚变电站对资源的消耗非常低,功率密度又很高。一个聚变电站一年只需要用150公斤的重水和150公斤的锂,而一个100万千瓦的煤电站一年要烧200万吨煤,一个裂变电站一年需要30吨铀。
  清洁廉价无污染,充沛源源不断的能源,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夙愿,对于氢的可控核聚变研究,人类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征程,在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方案中,磁约束被认为是最适合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