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文帝朱允炆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若不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可能会成为明朝的亡国之君!】
  朱元璋:!!!
  朱标:!
  守在东宫的吕氏抱着自己刚生下来的儿子,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后面的消息震得心神俱颤!
  【当然,这样的观点过于极端,却也说明了朱允炆在执政上的无能!】
  朱元璋紧紧盯着天幕,心中疑惑不解:他都二十一了,难道咱没有教过他怎么做皇帝吗?
  【朱允炆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他减轻赋税,放宽刑罚,纠正洪武年间的冤案、错案。改革官制,并试图通过提升文官地位来加强国家的文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缓和了社会矛盾。】
  朱标发声:“这些政策没问题啊。”
  “洪武大逃杀”导致朝廷上下的政治氛围过于紧张,朱允炆采用缓和宽松的政策是合适的。
  【但朱允炆即位时年少,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在面临重大决策时,他往往犹豫不决,难以做出果断的决策。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使得他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显得力不从心。】
  【再加上他温顺的性格,对儒家理想社会的向往,促使了他实行了一系列复古改制的改革措施,比如恢复井田制,对官名、宫名、殿名等仿《周礼》频繁更改……】
  【这些改革措施过于理想化,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环境,难以取得实际上的效果!】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这不是王莽的新政吗!”
  朱标怒斥:“这混账小子!”
  王莽是什么人,那是个仅用十五年时间就一世而亡的皇帝啊!
  学谁不好,你去学王莽!
  下面的话朱元璋都不想听了,这得多迂腐之人才能相信儒家的理想世界啊……
  第513章 靖难之役
  【在任用官员时,朱允炆也很理想化,他过于依赖自己的亲信和旧部,忽视了其他有才干的官员。这导致了朝廷官吏的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推进改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