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评论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长孙皇后:“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没用,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毫无经营造作之痕。却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李世民:“外放对杜牧来说是个施展拳脚的好机会,只要他尽忠职守,做出一番成绩,比陷于朝堂争斗要好。”
  【到了宣宗年间,杜牧被召回京城,历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吏部员外郎等职,但因为京官俸禄低,难以养家。再加上朝中政局混乱,杜牧对此十分不满,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只能请求外放为刺史。】
  杜牧:“只有经历过这一切,才知道踏踏实实做事,远胜汲汲营营于朝堂。”
  【晚年的杜牧长居樊川别墅,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樊川文集》,因此也被后人称为杜樊川。】
  【大中六年(852年),杜牧病重去世,时年五十岁。】
  评论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杜牧的诗都被人玩坏了(*^▽^*)”
  杜牧:……
  【与大李杜不同,小李杜虽身处同一时代,但他们的关系却并不融洽。或者说,“小李”很想与“小杜”发展一段媲美大李杜的友情,但“小杜”却不call他。】
  【要说起这件事的原因,就要提起李商隐狗血的人生经历了。】
  年轻的李商隐问老师令狐楚:“何为狗血?”
  令狐楚:……
  暮年的李商隐却能心领神会天幕的意思,他这一辈子过得,哎……
  【李商隐曾给杜牧写过两首诗,都没有得到杜牧的回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