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项羽怔怔的看着天幕:“孤真的还有机会卷土重来吗?孤带出来那么多江东子弟,一个都没能回去,江东子弟还愿意跟随孤吗?”
  自天幕出现后,楚汉相争的局势就逐渐明了,即便刘邦依旧屡屡败在他的手下,但楚营之中已是人心思汉,比之四面楚歌也不遑多让了。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叠题乌江亭》)”
  项羽逆反之心顿起:“倒也不必如此悲观……”
  虞姬:“胜败乃兵家常事,后人是在为大王可惜。”
  ……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
  刘邦:“就不能让乃公安安静静地看始皇和项羽的笑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孙策:“……”
  周瑜:“伯符气什么,这个杜牧评价史实都是从假设的角度出发的,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却有机会改变未来!”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当权者昏聩腐败,藩镇拥兵自重,唐王朝岌岌可危,达官贵人却依旧在享乐游宴。”
  李世民:“不知亡国恨的是商女吗?不,是那些一掷千金的权贵和浑浑噩噩的当权者!”
  ……
  【会昌二年(842年),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他自认为是被宰相李德裕排挤,但这个理由只是他的自以为是,史书上并没有记录。】
  评论区
  “李杜两家是世交,李德裕为何排挤杜牧?”
  “难道是因为杜牧曾担任过牛僧儒的掌书记,与牛党交好?”
  “或许是两人政治理念不合。”
  “首先李德裕不能算是李党领袖,因为他担任宰相时,提拔了很多牛党的官员。”
  “再者,杜牧在朝中只是比部员外郎,从六品,刺史却是三、四品的大员,掌管一地的财政、赋税、行政、民生,这是升职吧。”
  “而且,就在外放的第二年,杜牧还上奏李德裕,对平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得到李德裕的采纳。”
  ……
  杜牧觉得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疼:“黄州是下等洲,兵祸连结,战火纷飞,官不曾安位,民不得聊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荒郡、废郡,也是流放朝臣之地,这不就是变相的流放吗!”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很赞同杜牧的观点:“齐安荒僻地,平昔放逐臣。”
  ……
  【杜牧为官清廉,刚直有奇节,在黄州三年,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他修建孔子庙,改名为“文宣庙”,在孔庙中设置学堂,教化士民,一时间,黄州学风大盛。】
  【之后,杜牧连任池州、睦州刺史,都能兴利除弊,勤政爱民,也写下了许多诗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