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牧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富民强兵。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杜牧痛心疾首之下写下了这篇赋。】
  扶苏:“不会还要讲一遍这篇文章吧!”
  大秦的文武群臣都已经对此文倒背如流了!
  汉武帝:“真论起来,不知是秦皇难堪,还是唐皇无地自容!”
  反正他可以看笑话了……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借秦朝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警醒劝谏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可惜,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评论区
  “杜甫写下这篇文章后,得到当时的太学博士吴武陵的赏识,他对负责科举考试的崔郾力荐杜牧,《阿房宫赋》一拿出来,就折服了这位主考官。吴武陵趁热打铁,要求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崔郾却无奈的说:状元已经被内定了!”
  “最后,两人一合计,退而求其次,给杜牧定下了第五名的成绩。”
  “随即,崔郾便从其他途径得知,杜牧虽然有才,但品行不端,不拘小节,喜欢风花雪月,出入烟花场所,朋友都劝他不要因此人坏了自己的名声。崔郾却为难的说:我已经答应了他,就算杜牧是个屠夫、小贩,这个名次也不能更改了。”
  这下,唐朝的皇帝更尴尬了。
  魏征:“科举已经成为一项交易,再次被世家大族、权贵豪强把持,人才选拔如同儿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