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
  “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
  ……
  【李贺的诗受到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又经过自己的熔铸、苦吟,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便是这样的代表,李凭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梨园艺人,擅长弹箜篌,就连皇帝都邀请他弹奏,“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超过了乐圣李龟年。】
  评论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其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人认为是描写音乐最好的诗歌,可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
  【李贺极其擅长营造悲冷的氛围,这正是“长吉体”的独特魅力所在,“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贺已经辞官回乡,萧瑟的秋风,落寞的心境,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未伸的悲苦哀愁。让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杜甫:“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李白:“这不是子美贤弟写给我的嘛!”
  杜甫尴尬:“哈哈,脱口而出,脱口而出。”
  ……
  【李贺的诗文风格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就是走在李贺所开辟的道路上。唐朝之后,贺铸、周邦彦、文天祥、汤显祖、曹雪芹等人也受到李贺的影响。】
  【说到晚唐,我们能想到的诗人大约只有“小李杜”,晚唐社会混乱,战乱频发,大唐即将走向末路,而文人正是对此最敏感的一个群体。】
  【因此晚唐的诗歌再不见盛唐的豪放淡然,百花齐放,也没有中唐的借古讽今,劝谏时弊,只剩下诗人们怀古伤今,在朝代更迭的历史潮流中感伤自身,与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李群玉:“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火炉前坐》)”
  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西楼晚眺》)”
  ……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杜牧的诗清新明丽,广为人知。李商隐则擅长以历史题材来讽谕现实,他们被合称为“小李杜”。】
  【杜牧比李商隐年长十岁,他出生于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这一年,韩愈因为上奏《论天旱人饥状》,弹劾京兆尹李实,被贬为阳山县令。两年之后,德宗病逝,顺宗即位,拉开了轰轰烈烈却极为短暂的永贞革新。】
  【当然,这些与杜牧都没有关系,他的祖父淮南节度使杜佑在这一年升任宰相,杜牧一出生就在罗马!】
  【杜牧在家中排行十三,人称“杜十三”,他的十六世祖杜预是晋朝的镇南大将军,杜甫与杜牧的祖宗分别是杜预的三子、四子。】
  杜甫:“居然还有这样的渊源……”
  【与很多天才一样,杜牧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立志讨伐藩镇,他在读书之余便研究《孙子兵法》,为曹操定下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做了注解,还写下了《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
  【杜牧并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杜牧提出自己的平叛策略,上书宰相李德裕,被李德裕采用,并大获成功!】
  【20岁的杜牧开始专门研究治乱之道和军事,23岁那年,他写下了《阿房宫赋》!】
  【此时正值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上一个皇帝穆总李恒沉迷声色以致丧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更加荒唐,大兴土木,修建宫室,不听劝谏,巡幸骊山,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还沉迷于蹴鞠和猎狐狸,总之就是不理朝政。】
  【杜牧看到朝廷政治腐败,民间哀嚎遍野,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国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边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