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欧阳修:“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石延年:“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元好问:“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诗是李贺写的,因为这句诗后来被我们的伟人借用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自此,才无人不知!”
  天幕下的观众被这句诗中雄伟的气魄所震撼,久久无语。
  李贺也心神巨震,“人间正道是沧桑!”
  站在时间的维度上,自己的这点小挫折似乎都不算什么了……
  【离开长安后,年仅二十三岁的李贺不甘心就此沉沦,他决定向南游学,希望能在南方一展长才。】
  【但结果依旧惨淡,“九州人事皆如此”,他只能再次回到长安,继续担任自己的奉礼郎。】
  李贺:“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杜甫:“这个孩子才二十多岁,就经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苦难。”
  【元和九年,李贺辞去了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
  【李贺虽然出身唐朝宗室,但他们家早已落寞,他无时无刻都想要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
  【既然科举不成,那就弃文从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其一》】
  【他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在好友张彻的荐举下,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做了3年幕僚。】
  【元和十一年(816年),因为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回到洛阳休养,好友张彻也抽身回到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体,回到昌谷故居。】
  【此时的李贺已经病的很重了,他强撑着病体整理自己的诗作,很快就不幸病逝了,终年二十七岁……】
  评论区
  “传说李贺临死前,曾见到天帝派使者召唤李贺去天宫为天帝作诗,他的母亲还梦到李贺成仙,在天上生活的很好。”
  “可惜这都是传说故事,而且是他的粉丝李商隐编撰的。”
  “他的粉丝都想让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不要那么苦。”
  李贺被感动了,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自己,有这么多人懂得自己的痛苦,他并不是孤独寂寞的。
  这次他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为了母亲,为了后世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第385章 晚唐诗坛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评论区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