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3 / 3)
【当时,睢阳保卫战正如火如荼,张巡、许远坚守孤城已十月之久,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与河南都知兵马使许叔冀都对同属河南道的睢阳拥兵不救。】
【高适传信给贺兰进明与许叔冀,希望他们能捐弃前嫌,救援睢阳,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评论区
“睢阳是河南节度使治下的城池,高适是淮南节度使,他不能直接出兵,越权进入别人的领地。”
“这年八月,张镐代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十月,高适便带着自己的大军跟着张镐援救睢阳,但等到他们的大军到达睢阳城下,睢阳城已经失陷三天了……”
“高适还为张巡写下了一篇祭文:‘列祭空城,一悲永矣!’”
“这本该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该做的事,但因为贺兰进明与许叔冀的所作所为,便凸显了高适的正直高洁。”
……
高适有些无奈,只能长叹一声,为死难者默哀。
杜甫宽慰道:“你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当无愧于心了。”
【此时的天下一片混乱,正是武人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但肃宗的朝廷也是权宦当道,李辅国嫉恨高适的才干与敢言直谏,多次谗言诋毁,高适被解除兵权,贬为东都洛阳的太子府少詹事,但此时太子人在长安,高适事实上被迫赋闲。】
【乾元二年,洛阳再次失陷,高适跟着洛阳留守的官吏逃亡南方。之后,高适历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
【高适在蜀地任职期间,多次带兵平定叛乱,救弊扶伤,安抚地方,忠于职守,为国为民。此时的他已经年近花甲,依旧战斗在大唐的西南边陲。对内稳定局势,对外牵制吐蕃。】
【公元764年,高适回到长安,迁刑部侍郎,晋封渤海侯,食邑七百户。次年,高适病逝,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是唐朝唯一一位以武功封侯的诗人!】
【高适是唐朝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有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又有其他诗人所没有的敏锐视角。】
【他以政治家的眼光观察、分析边疆的现状,将战争与国家的安危,百姓的苦乐联系在一起,因此,他的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十分深刻。】 ↑返回顶部↑
【高适传信给贺兰进明与许叔冀,希望他们能捐弃前嫌,救援睢阳,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评论区
“睢阳是河南节度使治下的城池,高适是淮南节度使,他不能直接出兵,越权进入别人的领地。”
“这年八月,张镐代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十月,高适便带着自己的大军跟着张镐援救睢阳,但等到他们的大军到达睢阳城下,睢阳城已经失陷三天了……”
“高适还为张巡写下了一篇祭文:‘列祭空城,一悲永矣!’”
“这本该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该做的事,但因为贺兰进明与许叔冀的所作所为,便凸显了高适的正直高洁。”
……
高适有些无奈,只能长叹一声,为死难者默哀。
杜甫宽慰道:“你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当无愧于心了。”
【此时的天下一片混乱,正是武人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但肃宗的朝廷也是权宦当道,李辅国嫉恨高适的才干与敢言直谏,多次谗言诋毁,高适被解除兵权,贬为东都洛阳的太子府少詹事,但此时太子人在长安,高适事实上被迫赋闲。】
【乾元二年,洛阳再次失陷,高适跟着洛阳留守的官吏逃亡南方。之后,高适历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
【高适在蜀地任职期间,多次带兵平定叛乱,救弊扶伤,安抚地方,忠于职守,为国为民。此时的他已经年近花甲,依旧战斗在大唐的西南边陲。对内稳定局势,对外牵制吐蕃。】
【公元764年,高适回到长安,迁刑部侍郎,晋封渤海侯,食邑七百户。次年,高适病逝,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是唐朝唯一一位以武功封侯的诗人!】
【高适是唐朝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有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又有其他诗人所没有的敏锐视角。】
【他以政治家的眼光观察、分析边疆的现状,将战争与国家的安危,百姓的苦乐联系在一起,因此,他的诗歌中蕴含的思想十分深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