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顺宗李诵以后直到唐朝灭亡,除了唐敬宗外,八个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宪宗、敬宗均死于宦官之手;还有两个皇帝曾被宦官囚禁。】
  【史书将宦官与朝臣之间的斗争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其中最大的两次冲突便是顺宗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与文宗时的“甘露之变”。】
  【文宗以后,再也没有皇帝敢对宦官采取大规模行动,从此“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直到唐朝灭亡……】
  评论区
  “唐朝臭名昭著的大宦官太多了——”
  “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杨复恭、刘季述等人。”
  “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著……”
  【李昂死后,宦官仇士良、鱼弘志伪造遗诏,废杀太子,立李昂的弟弟李炎为帝!李炎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无人敢反对。】
  【李炎继位后,改元会昌。他贬黜了在朝中掌握大权的牛党,以李德裕为相,加强丞相的权利。知人善任,澄清吏治,发展经济,革除积弊,君臣一心,共渡难关!】
  【李炎吸取甘露之变的教训,以疏远冷淡的手段对付宦官。仇士良深感自己的权势受到威胁,煽动神策军哗变,却被早有准备的李炎与李德裕联手挫败。】
  【自此,仇士良被剥夺了军权,被迫辞官回乡,成功打击了愈发嚣张的宦官势力。】
  评论区
  “仇士良临走之前还对他的徒子徒孙传授经验:不要让皇帝闲着,也不要让皇帝读书,一旦他们了解了前朝的兴亡,就会心生忧虑,疏远我们。只有让皇帝沉迷享乐宴饮,才有我们的出头之日。”
  “有这样的专研精神做什么都能成功!(狗头)”
  “就是这样的奸佞,最后居然得了善终,还得到了皇帝的封赏。直到死后一年多,才被剥夺官职,抄没家产。”
  “……”
  【李炎在军事上也有所建树,对外击溃了回鹘乌介可汗及其部众,肃清北疆;对内刚柔并济,降服藩镇。】
  【他派兵讨伐不尊朝廷旨意的昭义镇,成功收复了昭义镇,震慑了其他藩镇,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
  【这也是唐王朝对藩镇的最后一次胜利,战后,朝廷在名义上恢复了对各藩镇的掌控。】
  ……
  【李炎信奉道教,禁止佛教、景教等宗教的传播,他下令拆毁全国佛寺,没收大量良田和寺院财产,史称“会昌灭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