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豫:朕怎么感觉天幕在同情叛军!
  你的感觉没有错,若是此时有人能够一举打败唐朝,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也就不用经历之后一百年的混乱拉锯了。
  退一万步说,如果安史之乱的首领安禄山与史思明不是残暴不仁之人,说不定会有更多的百姓支持他们呢。
  ……
  【李豫对宦官十分优容,将他们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也能严厉惩治飞扬跋扈的权宦。】
  评论区
  “凡是宦官奉命出使四方,李豫从不禁止他们索取贿赂,如果给宦官的财物少,李豫就认为是轻慢天子的使者。”
  “中使公求赂遗,无所忌惮,就连宰相都得随时准备好行贿的钱财。”
  “他曾严惩李辅国、程元振等为非作歹的权宦。”
  “当鱼朝恩势倾朝野,凌辱宰相时,李豫立刻与宰相元载密谋诛杀了鱼朝恩!”
  “他是不是觉得宦官翻不出他的手掌心,用宦官制衡朝臣!”
  ……
  【在父亲和朝臣的影响下,李豫也崇信佛教,供养了大批僧人,兴修佛寺,劳民伤财,给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说到底,李豫并不是一个英主,也不算是昏君。他对人对事都很宽容,能容忍宦官欺压宰相,也能容忍宰相擅权驱逐贤臣。】
  评论区
  “宽容太过就是没有原则!”
  “奸臣元载身为宰相却驱逐贤臣,独揽朝政,排除异己,专权跋扈,大兴土木,李豫早就知道这些事,却直到忍无可忍才决定处置元载。”
  “元载死后,仅胡椒就查抄了八百石!”
  “李豫还任用安史旧将掌管河北,姑息养奸,致使河北三镇割据,从此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天幕对李豫的评价让汉宣帝警觉,他将太子刘奭叫到身边,考校近日功课。
  刘询:“你可不要学李豫,对奸臣的纵容就是对天下的不负责任!”
  【公元779年,李豫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十八年。】
  李世民再次感慨:“安史之后的十几年对大唐来说,至关重要,若是李豫能够有所决断,力挽天倾就在本朝啊!”
  第333章 税制改革
  【李豫死后,太子李适登基,史称唐德宗。德宗任用杨炎为相,改革税法,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的赋税制度从“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在短时期内缓和了国家财政问题。】
  李世民大感好奇:“两税法?”
  评论区
  “唐初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依据: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加上战乱的影响,无数百姓失去遴自己的土地,背井离乡。逃走的百姓的赋税便由邻保代纳,迫使更多百姓逃亡,租庸调制已经名存实亡!”
  “各地节度使可以用任意名义摊派,无需获得中央的同意,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赋税制度极为混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