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2 / 3)
评论区
“之后,有人夜闯李宅杀死了李辅国,并将他的头颅扔到了粪坑里。”
“死得其所,大快人心!”
“据说刺客就是程元振派遣的。”
天幕下的观众也在为如此迅速的现世报叫好。
可惜……
“李辅国死后,程元振迅速崛起,取代了李辅国的地位,被封为骠骑大将军,邠国公,接替李辅国统率全部禁军。其骄横情状较李辅国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唐朝政依旧被宦官一手掌控。”
……
【大唐的皇帝已经换了两个,但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
【公元761年,就在李亨去世的前一年,叛军内讧,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害,部将离心,如同一盘散沙,被朝廷大军压着打。】
【公元762年,李豫继位后,启用大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郭子仪帅唐军从正面出击,骑兵与回纥军从侧面出击,一起攻击数万叛军,叛军终于战败。史朝义派10万精兵来增援,依旧无济于事,被唐军斩首六万级,捕虏二万人。】
评论区
“仆固怀恩,铁勒人,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跟随郭子仪入关作战,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其家族46人死于国难,可谓满门忠烈。”
“为了大唐与回纥交好,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回纥,推动回纥借兵平定安史之乱。”
……
【次年,史朝义众叛亲离,无路可走,自缢而死。】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动乱给天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唐朝元气大伤,盛世夭折,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追根究底还是唐王朝内部的争权夺利,只是承受伤害的却是最广大的普通百姓。】
【此时均田制已经彻底瓦解,土地兼并严重,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两京的宫室被焚烧殆尽,原本繁盛的城市只剩下不到千户人口,乡野到处都是荆棘野草,还有豺狼虎豹到处游荡……】
评论区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战乱后,无数百姓无家可归。”
“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
“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千余编户。”
“这些在编的人口便要承担原本所有人的赋税。”
……
【因劳动力严重不足,朝廷不得不加重赋税,百姓承受的压迫越发繁重。矛盾不断积聚,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此起彼伏。】
评论区
“藩镇治下的百姓承受的盘剥更加严重,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 ↑返回顶部↑
“之后,有人夜闯李宅杀死了李辅国,并将他的头颅扔到了粪坑里。”
“死得其所,大快人心!”
“据说刺客就是程元振派遣的。”
天幕下的观众也在为如此迅速的现世报叫好。
可惜……
“李辅国死后,程元振迅速崛起,取代了李辅国的地位,被封为骠骑大将军,邠国公,接替李辅国统率全部禁军。其骄横情状较李辅国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唐朝政依旧被宦官一手掌控。”
……
【大唐的皇帝已经换了两个,但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
【公元761年,就在李亨去世的前一年,叛军内讧,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害,部将离心,如同一盘散沙,被朝廷大军压着打。】
【公元762年,李豫继位后,启用大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郭子仪帅唐军从正面出击,骑兵与回纥军从侧面出击,一起攻击数万叛军,叛军终于战败。史朝义派10万精兵来增援,依旧无济于事,被唐军斩首六万级,捕虏二万人。】
评论区
“仆固怀恩,铁勒人,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跟随郭子仪入关作战,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其家族46人死于国难,可谓满门忠烈。”
“为了大唐与回纥交好,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回纥,推动回纥借兵平定安史之乱。”
……
【次年,史朝义众叛亲离,无路可走,自缢而死。】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动乱给天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唐朝元气大伤,盛世夭折,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追根究底还是唐王朝内部的争权夺利,只是承受伤害的却是最广大的普通百姓。】
【此时均田制已经彻底瓦解,土地兼并严重,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两京的宫室被焚烧殆尽,原本繁盛的城市只剩下不到千户人口,乡野到处都是荆棘野草,还有豺狼虎豹到处游荡……】
评论区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战乱后,无数百姓无家可归。”
“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
“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千余编户。”
“这些在编的人口便要承担原本所有人的赋税。”
……
【因劳动力严重不足,朝廷不得不加重赋税,百姓承受的压迫越发繁重。矛盾不断积聚,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此起彼伏。】
评论区
“藩镇治下的百姓承受的盘剥更加严重,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