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唐初年将星如云,每一个有名有姓的大将都有灭国的履历。到了高宗朝,将星青黄不接,却也远远比其他朝代要多。再加上武皇开武科举,选拔了一大批年轻的将领,玄宗朝原本不应该缺少大将的。】
  【但就像高仙芝与封常清一样,玄宗朝最有名的大将也死在了帝王的猜忌之中,甚至都没有赶上这场大乱……】
  远在西北边疆的王忠嗣抬起了头,一人身兼四镇节度使,天幕所言之人舍他其谁!
  哥舒翰惊呼:“元帅!”
  王忠嗣沉思:“朝中奸佞当道,我们这些在外领兵之人朝不保夕啊。”
  只是他更想马革裹尸,而不是郁郁而终……
  【王忠嗣,原名王训,开元二年,他的父亲王海宾作为大军先锋与吐蕃交战,擒获了许多吐蕃军,取得了大胜。但其他将领嫉妒他的军功,观望不前,王海宾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唐军这才趁机大举进攻,斩首一万七千吐蕃军,缴获无数牛马。】
  【李隆基怜惜王海宾的牺牲,将王忠嗣收养在宫中,因此王忠嗣与太子李亨自幼一起长大,交情极好,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王忠嗣:太子那时候还是忠王呢,皇帝将他们两人凑在一起,他们只有彼此作为玩伴,关系能不好吗?
  这也能成为被人攻讦的把柄!
  【王忠嗣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善于用兵,深得李隆基的器重。他做代州别驾时,代州的豪强大族关门闭户,不敢触犯律法。】
  【开元二十一年,吐蕃侵犯边境,王忠嗣提刀杀入敌阵,斩杀数千人,获胜而归。此后王忠嗣以自己的勇猛无畏,多次单骑冲入敌阵,为大唐取得了胜利。由于战功显赫,被封为左金吾卫将军,河东节度副使等职。】
  【到了天宝年间,王忠嗣已经身兼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灵州都督等职,在此期间,他北征漠北,数次打败突厥,大败吐蕃,北伐奚族,平定吐谷浑。塞外安定,四夷不敢来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