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贞观八年,一个言官进谏说修建洛阳宫耗费民力,收取地租,横征暴敛……一举惹恼了太宗。”
  “也是在这一年,魏征敏锐的发现,太宗不喜欢直言了,虽然勉强接受百官的进言,却没有了往日的豁达。”
  “魏征见微知著,以自己眼睛有问题为由,屡屡辞官,只是都没有被准许。”
  “贞观一朝,经过前几年的建设,已经平定了外患,安稳了内部,此时国富民强的大唐,让李世民产生了骄傲的情绪。”
  李世民立刻看向魏征:“玄成,朕若是有错,你可不能消极以对啊,除了你,还有谁会直指朕的弊病!”
  魏征:我好难啊……
  【贞观十三年,魏征上书《十渐不克终疏》批评时事,他在奏折中说:贞观之治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些年来,皇帝陛下日渐奢侈,忘了过去的勤俭节约,也忘了以民为本的初心,以至于关中百姓疲于劳役。在用人方面也逐渐随心所欲,因小人的谗言而降罪百官,朝中直言劝谏的风气逐渐消失……】
  评论区
  “魏征死后,这样正直的言论几乎没有了。”
  ……
  贞观年间
  李世民拱手向天幕行了一礼:“多谢天幕解惑,朕定会吸取历史教训,吾日三省吾身,再建一个完美的贞观之治!”
  群臣立刻跟上:“臣与陛下共勉!”
  李世民却透过天幕看到了更深一层的东西,儒家!
  武德年间
  就这……这算什么罪过!
  李建成强行提着的一口气都松了下来,罢了,罢了,他还在等什么?难道还要等陛下亲自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吗?
  还是等着兄弟相残,喋血宫门!
  李建成强行支撑着自己发虚的双腿,起身行礼。
  “父皇,儿臣自请废除太子之位,请有能有德者居之!”
  此言一出,李渊目光复杂,对这个儿子也多了一些心疼之意。
  他将目光看向群臣,却发现,绝大多数臣子都是一副期待的神色,只有少数面露纠结,却没有一个人为李建成说一句话。
  李渊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他挥挥手,无奈道,“朕准了,其余事项,天幕结束后再议……”
  【当然,些许瑕疵并不影响贞观之治的伟大,也不影响唐太宗在历史上的地位!】
  【唐太宗不仅是唐朝的白月光,也是后世所有王朝的心之所向。】
  【而贞观之治之所以没有如开皇之治一般昙花一现,便在于李世民的继承者完美的继承并发扬了贞观朝的各项制度!】
  【在这里我们先卖个关子,从失败者开始讲起。】
  李承乾眼眶微红,他才刚满十岁,还是个孩子,为什么要让他知道自己此后一辈子的事!
  李世民叹了口气,将儿子拉到自己身边,他与长孙皇后一人一边牵着李承乾的手,给他最大的支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