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3 / 3)
江统:“北方异族与中原百姓屡次爆发矛盾,不得不防!”
郭钦:“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不可放松警惕。”
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了。
曹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曹丕:“父亲可要将其驱逐出去?”
曹操摇了摇头:“匈奴、鲜卑内附多年,强行迁徙必会引发动乱,先稳定中原局势才能谋划异族。”
【此后,不到十年,便发生了五胡乱华之事,因此后来的朝代对《徙戎论》极为推崇,认为江统等人有远见卓识。】
【但五胡乱华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我们可以发现《徙戎论》沿袭古代“内诸夏而外夷狄”的看法,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但游牧民族内迁是有各方面原因的,东汉气候恶劣,天气干旱,气温降低,北方草场萎缩,草原民族南下是必然的选择。再加上汉末中原大地失去了大量人口,北方地广人稀,长城防线已经失去了意义,少数民族内迁有其历史必然性。】
评论区
“在封建社会,人口就代表实力。中原人口骤减,曹操司马炎都需要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增加自己的实力。”
【据统计,内迁的胡人有数百万人,其中匈奴70万,羌人80万,氐人100万,鲜卑250万……八王之乱后,北方的总人口1500万,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少数民族。】
汉武帝面色难看,“汉人居然只有三分之一,中原大地还是汉人的土地吗?”
这样的人口结构十分危险,以少数群体统治多数人,早晚会爆发矛盾。
【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数百年,写汉字,说汉话,接受汉族教育,若是强行将其遣回北方,定会引发动乱。】
【因此,少数民族内迁只是五胡乱华的一个前提条件,司马炎罢除州郡武力,八王之乱耗尽王朝元气,才是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 ↑返回顶部↑
郭钦:“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不可放松警惕。”
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了。
曹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曹丕:“父亲可要将其驱逐出去?”
曹操摇了摇头:“匈奴、鲜卑内附多年,强行迁徙必会引发动乱,先稳定中原局势才能谋划异族。”
【此后,不到十年,便发生了五胡乱华之事,因此后来的朝代对《徙戎论》极为推崇,认为江统等人有远见卓识。】
【但五胡乱华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我们可以发现《徙戎论》沿袭古代“内诸夏而外夷狄”的看法,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但游牧民族内迁是有各方面原因的,东汉气候恶劣,天气干旱,气温降低,北方草场萎缩,草原民族南下是必然的选择。再加上汉末中原大地失去了大量人口,北方地广人稀,长城防线已经失去了意义,少数民族内迁有其历史必然性。】
评论区
“在封建社会,人口就代表实力。中原人口骤减,曹操司马炎都需要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增加自己的实力。”
【据统计,内迁的胡人有数百万人,其中匈奴70万,羌人80万,氐人100万,鲜卑250万……八王之乱后,北方的总人口1500万,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少数民族。】
汉武帝面色难看,“汉人居然只有三分之一,中原大地还是汉人的土地吗?”
这样的人口结构十分危险,以少数群体统治多数人,早晚会爆发矛盾。
【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数百年,写汉字,说汉话,接受汉族教育,若是强行将其遣回北方,定会引发动乱。】
【因此,少数民族内迁只是五胡乱华的一个前提条件,司马炎罢除州郡武力,八王之乱耗尽王朝元气,才是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