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着此时气候比元宵暖和,江州城在花朝节夜里的灯比元宵时更鲜亮,来往游人也多。
  上辈子就是在花神庙祭祀时,有数位流民现身哭诉喊冤,道自个入江州城后被官府驱赶、被城内居民打压,甚至有人家中亲眷因得病被拒医而死,江州城百姓却能安心快活过节,实乃上苍不公,叫嚷着要把花神庙的供品打翻。
  城内民众与这伙流民起了冲突,两边都见了血,情况愈演愈烈,等官府的厢兵到时,现场因打斗撞翻花灯燃起了火势,火焰在花神灯间蔓延极快,顷刻上百盏花灯被卷入烈火中。
  人群在火中奔逃踩踏,那夜江州城内,死伤众多。
  最初现身的几个流民亦死在大火里。
  后来官府追查,疑心这伙突然出现的流民是受人挑拨,几番探查,竟查到温易之头上。
  只因这人似乎是唯一一个认识所有大闹花神庆典流民的人。
  沈曦云却知晓,不过是温易之觉着自己是流民中难得正经读过书的,格外爱管事,每当城中有流民入内,他总会上门询问是否需要帮扶。
  若真是有人指使,这桩蹊跷官司,背后人当藏得更深,怎会轻易被衙役们走访询问就揪出幕后主使。
  官府不听这些,认定是温易之不怀好意,暗中挑拨流民在花朝节上生事,欲逼迫官府善待流民,不想弄巧成拙、酿成大祸。
  知州为了平息民愤,亲自带领衙役上门,把温易之捉走下狱。
  她这些时日,一面派沈家下面的家丁仆役走访城内流民的居所,尽力帮扶,另一面则是接洽商会中负责花灯采买布置的叔伯,希望到时花神庙边起火的隐患尽可能小些。
  但最要紧的,是需要官府警觉。
  毕竟时局会因局中人不同的举措改变,闹事、起火的人员地点倘若都变了,就要依靠官兵镇压控制局势。
  沈曦云原本派人送了匿名信件给衙门,但信送去多日,官府对花朝节的布置不见一点变化。
  今儿午后开始,她胸口闷疼,总觉着明日还是会出事。犹豫许久,借着一口桃花酒的酒劲,她决心来寻谢成烨。
  就算会被怀疑,为了花朝节上惨死的性命,她也认了。
  谢成烨瞧着她低垂的脖颈、衣袖遮掩下握紧的柔荑以及斟酌说辞的语调,眯了眯眼。
  “你担心花朝节上有人闹事?”
  谢成烨指腹微弯,点了点腿侧的袍角。
  他没想到沈曦云的所谓揣测竟和长安、永宁这几日在城中探查的结论不谋而合,这真是猜测么?还是她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信息来源?
  按着谢成烨从前在燕京的作风,撞见这种显然存有疑点、牵扯其中的人,断不会轻易放过。
  不把疑点扒开研究个透彻不会罢休。
  但对她……
  “好,我会转告官府,明日在城内加强巡防,如有可疑人等,先行捉拿。”
  沈曦云讶然抬头,没想到他这么好说话。
  明明她的话语没头没尾,他却直截了当应下。
  她来前本已将缘由胡诌好,准备等谢成烨问起,把线索推脱到沈家善堂或是意外听闻上。但他直接答应,将她未竟的话语堵在咽喉,无法开口。
  古怪举动真是令人惊讶极了,她壮胆的酒意醒了三分。
  这股子惊讶延续到第二日沈曦云坐上沈府马车时,都不曾消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