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曦云抱着个装红豆糕的油纸包,趁着咀嚼糕点的间隙,偷瞄坐在对面的谢成烨。
  他穿着一身月白的锦袍,细看能瞧见袍服上绣着的银丝暗纹,俊朗逼人,出门时让府里的丫鬟都看直了眼。
  就是这人表情淡淡的,没舍得给个笑脸,坐在马车内,把素来爱说笑的景明都寒得噤声。
  但沈曦云难得自在。
  出门前,她本想着十余日不曾和谢成烨相处,这回因着花朝节一事出门,怕这人又跟隐山寺回来那几日似的,时不时同她说话,让她不敢松懈随意应付。
  幸好谢成烨不仅不说话,连视线都对着窗外,半点不看她。
  沈曦云又塞个红豆糕进嘴,思及待会儿就能到花神庙附近,打起精神,马车行进这一路上,她明显感觉到街上巡逻的厢兵、民兵增多,秩序维护妥当。
  这样一番准备,花朝节那场大火总该能有所控制罢?
  上辈子她并未去花神庙,而是被谢成烨寻个河边僻静处拉着她看花灯,在漫天星火明灭间,她同他许下永远的诺言。
  当然,是她单方面所言,谢成烨那时,只是含笑抚摸她的头顶,并未答话。
  嘴里的红豆糕突然变得味道寡淡,她强咽下,急忙顺口了茶水,随着茶水下肚,那股不适感也消失不见。
  她松快地准备把油纸包搁回案几,一抬眸,和不知何时已转过脸的谢成烨目光相对。
  “啪嗒——”
  手心一颤,油纸包坠到木制案板上,发出声响。
  “其实你若疑心今日花朝节会出乱子,最好的打算应当是不出门。”谢成烨垂眸,用着点意味不明的神色看她。
  她莞尔一笑,“虽是这个道理,但错过花朝节上精妙绝伦的花神灯更是桩憾事。”
  这是假话,真实缘由是,她在现场,凭借上辈子对这桩官司的了解,说不得能帮上些忙。
  那时温易之已经被关押在牢狱,她辗转托人见他一面,温易之坦坦荡荡说自己并未犯此案,让她不必费神救他,他相信官府、相信朝廷会查清真相,不会冤屈一个清正好人。
  当时她嘴上答应,回来后却想方设法寻来关于此案的卷宗,从见证者口中流民出现的时机、地点到花灯燃起的大致位置一一查验,试图寻找疑点。
  可惜没等案件有进一步进展,温易之就于牢狱中自戕。
  死时留下一纸血书。
  血书上字字谏言,陈情表意,道百姓艰辛、官府无能,道自身志向被权贵欺压、飘零流落不得善果,道但愿以己身之死、惊醒圣上。
  若官府直接压下此事倒不至于闹大,偏生温易之血书现世那日,天生异象。
  沈曦云记起三月三那天笼罩万象的黑暗,闭了闭眼睛。
  上辈子温易之的死成了导火线,借着天地异象,有人揭竿而起斥责朝廷昏聩无能,被上苍降下惩罚,直言要清扫奸佞,消息愈演愈烈,天下十三州皆有应者。
  也正是因为此事,朝廷才会派钦差来江州安定人心,钦差才会认出流落民间的谢成烨,将他带回燕京。
  这般想来,一切的根结,都源自花朝节这日的暴乱和燃起的大火。
  所以她要出门,她要去花神庙。
  不论是为了今夜可能伤亡的百姓、为了被牵连的温易之、抑或是仅仅为了她自己,为她良心得安、不愧于己。
  唯有入局中,方能窥见她上辈子不曾见的线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