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游】(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这个时代的经济、科技再怎么发达,他都依旧是「封建社会」的「王朝」。
  这是时代的限制所决定的,也是人们的思维情况所决定的,更是人们的经济、以及自身的阶级决定的。
  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曾说过一句话非常准确的形容了这个状况。
  「只有背叛阶级的人,绝对不会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一个人或许会背叛他的阶级,这是每個人可能会做出的对自己最有利益、最有好处的选择,每个人的不同决定了这些选择的不同。
  世间有百态,所有世间有百种人。
  但每个阶级的「利益」一定是确切的,这个阶级不会背叛这个阶级。
  就如同统治阶级永远不会背叛他们自己阶级「统治」。
  古往今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统治阶级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不是为了其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阶级。
  就如同现在的大秦一样。
  始皇帝允许「工匠」变成「科学家」,允许各种发明的出现,允许各种变法的出现,允许大秦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高速行驶的列车,允许陈珂教导扶苏的时候有选择性的教导,允许诸子百家的存在。
  他允许黔首们拥有土地,甚至允许按照人头户口,不分男女婴的分配土地的使用权。
  难道是因为始皇帝英明无比么?难道是因为始皇帝心系黔首么?
  不。
  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唯一一个心系黔首的人,是陈珂。
  就连扶苏都与陈珂有最基本上的不同。
  因为始皇帝允许工匠变成科学家,是因为工匠或者科学家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他们能够为大秦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以及武器。
  所以这是始皇帝给他们的「奖赏」和「恩赐」。
  允许变法的出现,是因为变法能够让大秦更加强盛,更加有利于他的统治。
  允许诸子百家的存在是因为诸子百家让大秦发展的更好,大秦越好,他这个站在大秦最顶端的人才会越好。
  允许黔首们拥有土地,是因为始皇帝看到了黔首们饿肚子之后会干什么。
  允许男丁女婴不分男女的按照人头数分配土地的使用权,是因为现在大秦的人口非常稀缺。
  在天下方才一统的时候,也就是始皇帝元年到始皇帝二年的时间点内,整个大秦唯有两千万人口,但如今大秦的土地太过于辽阔了。
  北到北海州、南到东越南越,也就是如今的天海州、西到天山州,甚至是某些已经被韩信占据的地方,东到蓬莱、甚至是秦奴岛。
  这般大的土地,只有两千万人口。
  这合理么?
  这不合理,也不利于大秦的发展,更不利于始皇帝的统治。
  所以始皇帝默认、允许、甚至大力推行了不按男丁女婴性别划分土地的政策,因为每一个人口都能分到土地的话,女婴一出生就被杀死的情况会大大降低。
  这是直接提升人口数的改变。
  等到这一批人长大之后,下一代的人口会更加多,黔首们会像是无穷无尽的树木一样,开始繁育更多的子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