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楚沂道:谢母亲。
  楚国公几日前就往宫里递了折子,其一请立楚远程为世子,其二把楚沂记到正院名下,美其名曰匹配萧秉承的身份。
  一个庶女嫁给皇子,到底是不匹配。
  楚国公是好心,来维护皇家和楚国公府的脸面,但崇盛帝并不领情。
  本来崇盛帝就恼火,萧秉承办事得力,楚沂这个未来的成王妃是他自己选的,但是当时萧秉承说时崇盛帝也觉得合适,庶女出身,楚国公府又如今族中没有重臣。
  可如今时移世易,连陆枕言都办事有功,去了刑部。
  就算崇盛帝不想承认自己眼拙,也不得不认。如今萧秉承的确是众多皇子之中最年轻最出众的一个。
  这是变不了的事,但崇盛帝总觉得这个儿子有心机手段,不是良善之人,更不顾念父子之情。
  看他藏得越深,崇盛帝越恼火害怕。
  年纪越大越在乎那些虚妄的东西,面子、史书工笔、曾经做的错事,以及对丽妃的忽视。
  他甚至明白萧秉承对他这个父亲心底也没多少敬仰之情,看着楚国公递上来的折子,崇盛帝朱笔批下不应允的字,然后由李宝顺传旨,让成王殿下与楚国公府三女五月份择吉日完婚。
  依旧是庶女的身份,并未为这个儿子抬楚沂的身份。
  同时还有一道旨意,责令萧秉承二月份择吉日迁出宫外。
  正妃如此娘家,日后侧妃的家世不会太高,以免打正妃的脸。
  完婚之后崇盛帝打算寻个由头,去封地。
  对丽妃,他有愧疚之情,以萧秉承的性子,怕是不会俯首称臣,离盛京越远越好。
  萧家的江山,崇盛帝还是希望传给自己看重的儿子。
  庆王还是不行,虽是皇长子,可少了几分聪慧,曾经崇盛帝看重陈王,有仁心,也有几分计谋,可陈王不争气。
  赵王领兵打仗还行,但若是论谋略还差了些。
  八殿下誉王和十殿下比起来还不错,至少如今没做下什么蠢事。太平盛世,也不用多懂谋略急功近利的皇上。
  崇盛帝去年还没这么觉得,但今年很多时候的确力不从心,年纪也大了,这个位置也坐够了
  记得支持
  崇盛帝的心思总有人猜。
  朝堂上得骂庆王,看重誉王,甚至问重臣给庆王哪个封地好种种迹象都能表明,他不想把皇位传给长子。
  而有给萧秉承赐婚的圣旨,对楚国公请把楚沂记到正院名下的折子不理不睬,让萧秉承娶一个家世低的正妃,也是一种暗示。
  早日成婚,前往封地。
  这道圣旨对楚国公府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完婚全由礼部操持,也按仪制来办,可楚沂尚未及笄,为何这么赶。
  誉王听着这些圣旨,心中有种难言的快感。
  在庆王手下那么多年忍辱负重,忍了这么久,熬过了陈王,熬过了黎王,终于等到自己了,当真是来之不易。
  誉王和庆王不太对付,下朝之后对着庆王道喜,大哥,小弟在这儿跟你说声恭喜。这么多年下来,殚精竭虑筹谋划策,终于功成身退。听说禹州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有这样的地方做封地,二哥四哥都得羡煞大哥。大哥也别忘了我们兄弟几个,对我们的照顾之情,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