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母亲嘴上说的只要老公不骂人就行,但从女儿阐述的他们家里的情况,作为妻子,她其实对丈夫有很大的不满。
  不管是从前的唠叨,还是现在的忍让,这对夫妻之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妻子只是没办法了,放弃了寻找解决问题,但也同时让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愤怒与死心。
  “你爱人知道他这些行为会给你们夫妻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吗?”
  “他哪里会想这些?”妻子苦笑着说,“他只知道他在单位压力很大,只知道让我不要烦他,可是我呢?我在家每天就不累吗,我就不辛苦吗,有没有人可以体谅我?”
  “你们这种模式已经过了多久啊?”宁有光又问。
  “从宝上小学就开始了。”母亲一脸悲伤痛苦的说,“一开始我也觉得家里这些很让人烦躁,我最烦就是孩子他爸的态度,可再怎么气恼有用吗?”
  在唠叨老公使得夫妻矛盾升级后,她就把这些不满转化成了愤怒,而化解愤怒的方式,就是买东西。
  购买没用的东西,并把它们的包装材料杂乱无章地在家里堆成小山。
  她这些年死心了,也觉得自己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没用了。
  也不觉得改变现状会有什么用,所以也就懒得动了。
  于是,家中的物品就被放置不理,一直堆在那里。
  “是不是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就不想动了?”母亲的心理想法,宁有光看的很清楚。
  “对。”母亲看了眼已经沉默的女儿,面无表情的说。
  宁有光温柔看着这位已经被生活折磨的毫无生气的母亲说,“我们断舍离的对象并不仅仅指的是断舍离身边的物品,这背后还展示出每个人对生活做减法的态度,这也与瑜伽士所提倡的斩断欲念,远离执念的[断行、舍行、离行]行动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她说,“这种减法思维,我们不光可以应用到处理旧事杂物上,还可以用到人情世故上,因此当我们诚实的面对自己和物品的关系,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需要的,哪些东西是不需要,并作出取舍后,第二步,我们就要坚决的断开与那些让我们不愉快的人之间的链接,同时将精力放在生命之重上,但最重要的是做出改变,断舍离更像是对自身的一种审视,剔除那些陈积的,过时的认知和信息,让自己变的更好,更通透,让自己活出自在来。”
  第359章 目之所及皆是光明
  宁有光的话可以说给母亲打开了对“断舍离”的新认知。
  “还可以用在人情世故上吗?”她对此很是难以置信。
  “当然。”宁有光认真道,“断掉无意义的社交,定期删除微信中几年乃至一年以上不联系的朋友,把那些你现在根本不联系,或者觉得没有必要联系,以及让你不开心的人从你的手机里删除,进而让他们在你的心上舍去,这些就是有关‘人’的断舍离。”
  “全部删掉了,那以后万一要联系了怎么办?”母亲皱眉问。
  “就像那些你日常中用不到的东西,你以为后面会用到,其实现在想想也没用上是不?同理,等你把那些不联系的人从你的手机里剔除后,你会发现你以后也不会去联系他们了,你留着这些旧人旧物,除了揭示着你放不下过去,还占空间给家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和痛苦,没有任何意义。”
  母亲沉默了。
  宁有光继续问,“您放不下这些,是放不下过去的伤痛,想要以此来证明自己受到了伤害,继续伤害着自己吗?”
  母亲的唇轻轻颤抖起来,“我……我只是……我只是太难过了。”
  她的情绪崩溃了,大哭出声。
  女儿站在一边眼睛红了,却又不知所措。
  “我知道你受伤的时候很难受,可你若一直沉浸在伤害里,不就等同于一直让自己在受伤吗?”
  宁有光的语气温柔,言语却不温和。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会显得不近人情,就算案主表现出很悲痛的模样,依然会冷漠的让案主看到自己在伤害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