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点小矫情的作感,还不少。
  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你还命如草芥。
  叫那位回去伺候猪妈坐月子的大姐作何感想?
  既然原主识字,显金就可以毫不掩饰地翻书看书,对这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大魏朝,心里有了个谱。
  这确是个神奇的朝代——融合了宋元明三朝特色,程朱理学尚未成为主流,儒学、道学、理学、心学正在争夺话语权,文武发展平衡,农商环境较好,北有鞑靼,西有红沙瓦底,南有倭奴,女人地位虽不高,但也没低到被人看了脸就剜面守节的地步,也没低到要缠三寸金莲,被人从生理控制心理的畸形局面。
  总的来说,显金认为这是另一个宋代。
  无论是历史文化发展,还是百姓吃穿用行都更偏向于未陷入战乱的北宋。
  这是好事。
  时代和平,总比战乱疮痍好。
  至少还能试一试,像个人一样活下去。
  显金越安静,漪院的日子就过得越不留痕迹。
  不留痕迹的结果就是日子越来越难过。
  首先体现在吃——
  每日三餐愈渐潦草,原先早上一颗蛋、一碗清粥、几碟小菜外加两个素菜包,大概是普通的火车站早饭摊水平。
  这几日的早饭,半个馒头、一碗米汤,偶尔放几颗青豆佐餐,瞬间下降到监--狱服--刑的地步。
  再慢慢发展到一顿饭,厨房只给一盘水煮青菜、一小碗没去壳的谷米。
  显金在蒸汽升腾的厨房揭开盖子看。
  看看菜,抬头看看放饭的师傅,再看看菜。
  师傅嘿嘿笑,“金姐儿,你守孝!好吃好喝的,怎么守孝?”指指地下,“你娘都看呢!”
  看,看你脚底长疮,头顶流脓。
  显金没说话,提起食盒向外走。
  一顿两顿还行,一连五日顿顿都是这个样子,连青菜的种类都没有变化。
  人很难受。
  显金半夜饿得翻身坐起,探身从床板摸出个狭长的木匣子,打开来是叠放的三张百两银票,还有两支沉甸甸的金钗和三个粗粗的金戒指。
  这是贺艾娘留给显金保命的。
  显然,贺艾娘没考虑到这大面额银票和金钗在深宅后院的流通实用性……
  至少,显金不敢拿一百两票子去换三个素包子。
  她敢拿,下一秒,三太太就敢来抄了她的家。
  显金盖上木匣,叹了口气又藏进了床板。
  再等等吧,再忍忍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