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太爷冷笑抬眼:“好戏不过开了个头。”
  此刻,郑雄在洋人医院里刚刚完成治疗回到郑家,趴着睡在老二的房间。
  止疼药的效果已经渐渐减退,疼痛又袭来,他让人给他倒了一口水,再吃了一颗止疼药。
  听儿子说已经把铺子都打烊了,先关了铺子,避避风头,再找时间想办法把铺子和仓库里的粮食盘出去,在星洲这个地盘上,乃至于马来亚,他都别想做生意了。
  按照现在外头专门成立了锄奸队,仓库里的粮食也别想再送上船了,这个时候缺粮,到时候一并盘出去,跟日本人把账结清了,离开南洋,要不走日本人的路子去台湾?
  郑雄暗自侥幸,族长为了面子,没想要霸占他的财产,还留了他一条命。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时楼梯响动,郑大太太走进来:“老爷,不好了。”
  “怎么了?”
  “码头的仓库被抢了。”郑太太说。
  “什么?”郑雄听见这话,张开了嘴。
  顺隆在码头是有仓库,但是码头的仓库连成片,一般人怎么可能找到?
  一转念,怎么可能找不到,仓库里的伙计都不做了。
  他这才意识到,接下去意味着什么?
  他强撑着起来:“带我去码头。”
  “老爷,钱没了可以摘赚,您先养伤吧!”郑大太太跟他说。
  “这些粮食是日本人付了五成的定金,从粮商手里赊购的,等货出给日本人之后,才能拿到尾款,再付钱给粮商。粮食被抢了,粮商的钱你还得付,日本人的钱你也要还。”郑雄大叫,“快带我去。”
  他说的,郑大太太听得似懂非懂,只能扶着郑老爷下楼去,让佣人叫司机准备车子,女佣说:“太太,李叔说他不能再给汉奸干了。他刚刚走了。”
  司机走了,车子就成了死物,郑太太说:“要不就别去了?”
  “给我叫黄包车。”郑雄说道。
  郑大太太让儿子去街上找来了黄包车,她扶着郑雄上车,郑雄的屁股打得已经烂了,这会哪儿能坐下,他又往嘴里塞了一颗药,咬牙:“快走。”
  黄包车拉着郑雄往码头去,郑家二少爷另外叫了一辆黄包车跟上。
  黄包车穿过街区,有报童在喊:“晚报、晚报!汉奸郑雄被郑氏宗族驱逐出郑氏宗族。”
  这个报童接下去用马来语喊,郑雄是土生华人,他是峇峇,他妈是个马来人,他听得懂马来话。
  “卖报、卖报,华人不会再管顺隆粮行了。顺隆粮行在……”
  这是什么意思?他大吼:“给我来一份报纸。”
  他买了一份马来语的报纸,翻过来找到了关于他这件事的描述。
  这篇文章讲了中国移民的宗族观念,然后讲了被驱逐出宗族,尤其是这样的有钱人被驱逐出宗族会有什么后果,问题是这份报纸还给出了顺隆粮行在马来亚的店铺地址,甚至把郑家的地址也公布了。
  华人和当地土著巫人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华人在马来亚不是主体民族却掌握着马来亚的经济,百货餐饮乃至种植园矿山工厂大部分都是华人在经营,巫人抢华人商店本就屡见不鲜,这也是华人宗族和同乡会壮大的缘故,华人的财产就靠着这些私会来保护。
  郑雄立刻嘶吼:“返回去,返回去!回家!”
  黄包车车夫被他弄得晕头转向,只能再往回拉,郑雄想到一件事:“安隆,快快快去铺子看看,怎么样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